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核心提示: “三会一课”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的重要平台;是广大党员提升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党员交流和检验密切联系群众成效的重要渠道。

【摘要】“三会一课”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的重要平台;是广大党员提升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党员交流和检验密切联系群众成效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三会一课” 密切联系群众 平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的重要平台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提高一步,实际行动就会自觉跟进一步。正确的认识指导正确的实践行动,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结果。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首要前提就是充分认识群众观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一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包括“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党员素质”“密切联系群众”“发展党员”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已经在实践上形成的优良作风,这几者都属于党的基本知识的范畴和党性教育的范畴,也是贯穿我党的九十五年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并且都已经融入了党的一切现实活动之中。基层党支部组织支部的党员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学习、掌握和领悟,最终达到真学、真懂、真用、真信的境界,是理所应当的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天职”;而基层党支部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三会一课”,故“三会一课”恰好为支部党员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等内容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无论是学习和研讨“一体化”的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还是以学习听课为主的党课,都是如此。

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这并不等于密切联系群众的终结。无论是否处于集中性的教育活动时期、无论集中性教育活动的对象具体包括哪些人,学习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和精神、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都是每一名党员所必须养成的常态化的“自觉”和必须时时刻刻绷紧的“弦”,处于任何工作岗位上的共产党员都是如此。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党员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之外,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三会”和“一课”的形式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要定期请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或者外请的专家讲好这方面的党课,而且还要将这方面的内容融入到经常性的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和支部下属的党小组的会议之中,把握内容、创新形式,实行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让基层一线的党员们充分提高思想认识,时刻提醒支部的党员们在各自的工作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为群众办实事。

“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提升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一条第四款对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作了这样的规定:“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既需要好的态度,又需要很强的服务群众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党的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会一课”是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原则上来讲都是要定期、按时举行的,所以“三会一课”是支部党员们就重大问题讨论学习的载体。开“三会”时,身在不同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生活经历、职务有高有低而又属于同一支部或小组的党员们(包括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党的高级干部)齐聚一堂,交流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沟通服务群众的心得体会,就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形成“头脑风暴”,进一步深入地观察、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方案,在互相交流与集体研讨中“学学相长”,既可以互相了解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热点问题,又可以互相学习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党课”,既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辅导和讲解,更要请群众身边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人物进行授课,因为群众身边的榜样更接地气,群众周围典型党员的成功经验更加具有操作性。党课改变以往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的模式,把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体会和联系群众的工作经验融进去,党课要让基层党员讲百姓事、基层干部讲服务百姓情。

“三会一课”作为提升党员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平台,关乎着党能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基层群众的“人民代表会议”,故必须要实实在在地用好“三会一课”这一抓手。党支部、党小组要按时召开“三会”、定期举行“一课”,为广大党员们搭建好这一重要平台,广大党员们通过这个平台,积极运用好这一载体以在交流碰撞中“强硬自身”,切实在相互交流中学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真本领,不致于使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挂在口头上的空谈。

“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检验密切联系群众成效的重要渠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正确还是错误必须放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归纳和演绎是总结、提升认识的两种重要的方式方法,认识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并循环往复。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千千万,分散其中的党员干部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需所求。他们能够亲身聆听和感受群众对党的政策满意不满意,对联系群众的态度高兴不高兴,对服务群众的能力赞成不赞成。因此,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的这些态度带到“三会一课”,反映到党内,通过集体查摆问题,发现差距,找出病根,将“三会”真正开成有实质内容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分析会、情况通报会、成效检验会、思路对策会。

用党员干部反映的问题检验联系群众的成效,用党员干部回馈的群众满意度去进一步推广联系群众的经验。真正的“三会一课”应该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场所,是检验密切联系群众是否有成效及成效大小的间接渠道。用“三会一课”做到上下交流、左右互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交流新成效、推介新经验、总结新教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精神体现,也是在“接地气”的实际工作中将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成为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的必由之路。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会一课”是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不能削弱,必须抓实不能做摆设。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责编/杨鹏峰 贾娜(见习)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必修课   群众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