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实现目标的重要组织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经过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奋斗历史、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一是每一个季度定期召开支部的党员大会,二是一个月召开一次支委会,三是一个月一到两次或者酌情召开党小组会议。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的制度,因为有了这个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够使得我们党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和最基层党员的思想状况,才能够及时向全体党员,并通过党员向群众传递中央的部署和精神,做到团结人民和基层党员,做到上下步调一致,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们现在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只有每一个基层党支部把“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好了,才能够解决上下互通、凝神聚力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要求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并通过党员对群众的思想引导。当前国内外情况极为复杂。国际上,我们国家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于引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和平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一方面团结了朋友,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另一方面也引起了西方敌对势力的不安,它们加紧对中国进行渗透,西化、分化中国的步伐和攻势在一步步加强,并且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国内,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特别是“打虎拍蝇”深得民心。现在我们稳步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但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目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非常激烈,表现为一种指导思想与多种价值观的激烈冲撞。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思想引导,需要借助“三会一课”制度。
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是夯实基层党的建设,解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的有效制度保障。“三会一课”,不是脱离实际、脱离自己的中心工作,不是只念念党的文件、传达传达上级的精神。如果跟单位的中心工作缺少了结合,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就成了“两张皮”,党的活动和基层党员以及群众就失去了关系,党组织的各种活动就变成了自我循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基层都在忙什么、想什么,党组织就会全然不知。所以,开展好“三会一课”,核心问题就在于要紧紧围绕各地区、部门、单位党的中心工作进行。这些各个单位不同的中心工作就融合汇集成党的总体中心工作,即党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三会一课”制度是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并通过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现在基层党建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党员、脱离群众、不接地气,陷入形式主义的自我循环。在联系党员群众过程中,“三会一课”制度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方面,有些地方的基层组织做得非常好。比如海南省的保亭县,行政村是一个党支部,自然村是党小组,一个自然村有几个党员,每一个党员都分别负责几个户,多的十几个户,少的六七个户。通过党员联系这些户,每一户老百姓家里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党员都非常清楚。党小组把群众的普遍性问题提炼出来,跟党支部以及村委会沟通,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这就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接地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党员都发挥了作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获得了荣誉感和成就感,整个党组织在当地的威信很高。
“三会一课”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在小组会上,每一个党员都要发言,可以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现状,自己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遇到问题,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把握了群众和基层党员的情况。把党的小组会反映的问题汇集到支委会上,进行问题的提炼,然后召开党员大会,把经过梳理的问题拿到全体党员中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决议。这样,每个党员就都有了发言权,而经过全体党员投票的决议,党员一定会高高兴兴去执行。党内民主的主体不是党的支部书记,不是干部,而是全体党员。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人民论坛记者杨鹏峰采访整理)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