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2016中国公众耐受力指数调查(4)

其次,诉求和法律手段是公众选择的次要策略,其中选择诉求的比例高于选择法律策略的比例。约18.9%的受访者表示面临公权力侵害的矛盾,如“官员贪污腐败,侵占国家集体财产”时,将选择“上访或向有关部门反应”。相比之下,仅有约12.4%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打官司”。民间普遍“信访不信法”,一是上访比司法渠道便利,不受任何事实证据、期限、步骤、方式等要求的限制;二是行政相比较于司法集中了大量的资源,可以直接协调各部门或向经济组织施压。三是诉讼费远高于上访成本,因此当“关系运作”无法达到目的时,上访成为越来越多当事人的不二选择。

第三,无行动策略和暴力反抗是公众应对方式的两种极端,其中对抗策略的选择比例较低。当问及如何应对“社会保障纠纷”时,11.9%的受访者选择“无可奈何,只好忍了”或者“没有采用任何办法”;8.9%的受访者选择“暴力反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行动策略并不代表公众对社会参与的漠视,相反,他们迫切需要畅通的渠道表达诉求,拥堵的信访系统即是有力证明。

进一步研究分析后,我们发现:一是社会满意度越高,面对矛盾冲突情景的策略选择越积极。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满意度和公众的策略选择类型存在一定的联系,社会满意度越高,面对不利情景的应对策略选择越理性。以“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为例,选择“与对方当事人、单位协商”“找关系疏通”以及“打官司”等积极理性策略的公众的社会满意度在74-82分之间。其余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理性应对策略中,公众的社会满意度均高于平均值72.2分。说明当公众对生活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感到满意,且对公共管理产生信任时,就越有可能通过积极的、理性的、非暴力的途径解决问题。二是公众关于社会冲突矛盾了解程度越低,越倾向于选择无行动策略。对社会矛盾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策略选择。调查发现,当公众对社会冲突矛盾了解程度越低,越倾向于选择“无可奈何,只好忍了”或者“没有采用任何办法”等无行动策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公众对矛盾何时产生,怎么发展,如何解决等,没有形成基本的认知时,对于采取何种策略自然无从下手。

提高公众耐受力水平的几点建议

在中国社会面临深刻变革和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公众的耐受力水平仍然能够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结果。如何正确看待公众的耐受力水平,并将其转化为优化政府职能、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

公众耐受力水平高,是压力也是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有着较强的抗压力,对党和国家高度信任、对未来社会抱有积极的预期,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宝贵动力。这股力量既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同时也是对党和国家抱有更高要求和期望的压力。改革必然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发展攻坚期、改革深水区也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改革者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而公众强大的耐受力和面对逆境愈挫愈勇的决心,恰恰是改革所需要的动力。将这股压力转化为动力,汇聚力量,凝聚民心,才能撬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弘扬法治文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参与,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公平,增强公众的心理韧性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第一,培育核心价值观,增强公众认知认同。社会体制转型不仅为国家和民族注入了活力,也给精神价值层面带来了巨大冲击。当前,依然存在不少人对多种价值观念不加辨别,盲目顺从。本次调研结果发现,公众的价值观取向和社会责任意识对耐受力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了我国优秀的精神血脉,对于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意义重大。一是要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群体,对大中专学生、收入两极化的群体要重点关注,分析其心理特点,重点抓好这些群体的价值观培育工作;二是对核心价值观更为认同的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社会精英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发挥正面影响力;三是要注重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反腐败斗争、公共危机应对等成效。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优化政府服务质量,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耐受力   中国   公众   指数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