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弘扬法治文化,涵养公民法治精神。调查结果显示,当遇到社会矛盾和冲突时,相较于25.3%的受访者倾向于“找关系疏通”等非正式手段,仅有约12.4%的受访者选择“打官司”等法律策略。民众在遭遇社会矛盾或冲突时倾向于通过“人情关系”来解决,表明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还比较薄弱,根深蒂固的“人情”思想还在影响着民众的处事方式。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若没有法治精神、社会若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地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也是影响公众耐受力水平高低的绝对因子。因此,对于政府来说,一是在社会维度方面,政府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在国家维度方面,不断培育国家公务人员的法治理念,立法者要使用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模式选择评价和优化法治理念,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司法人员要依据法治原则分析、评判具体的法律行为;行政者要按照法治原则执法,并保障行为符合法治理念。
第三,推动社会参与,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当遇到“学校乱收费”时,12.4%的受访者选择“无可奈何,只好忍了”“没有采用任何办法”等无行动策略,24.7%的受访者选择“找关系疏通”等非正式参与方式,11.1%的受访者选择“暴力反抗”等极端参与手段。良好的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解决民众“求助无门”、求助方式单一、极端和非理性的困境,引导公民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是未来提高公众的耐受力水平的“疏通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而且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于政府来说,一是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做强信访工作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完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大代表真正表达群众关心的事情;三是鼓励和培育各种独立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其利益表达能力;四是要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传达民众心声。
第四,完善社会保障,编织民生安全网。调查显示,93.5%的受访者了解过社会保障纠纷,其中亲身经历的比例有16.4%。此外,20.9%的受访者表示面对社会保障纠纷,会采取暴力反抗、无作为等策略。良好的社会保障有助于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是稳定公众耐受力的“托底机制”,更有可能成为压垮公众的最后一根稻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政府来说,一是要强化农村社保,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强化其就业技能,同时确保农民工能够享有社会保险。二是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增加资金筹措渠道,如发展慈善、商业保险等,以增加社保体系中的建设资金。三是构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统筹相关部门,打造一站式的信息平台,实现网上业务办理,推行“一卡通”标准,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第五,注重社会公平,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累计了不少矛盾。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9%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是社会发展中一定存在的”。可以看出公众对此类现象有较高的容忍度。然而“不患寡而患不均”,1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公平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理想状态,从衣食住行的经济公平,到选举、教育等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公平,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公平。因此,政府应当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作为主要任务和道义责任,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增加教育投入、重置医疗资源、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等。努力做到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陈琳、贾晓芬)
【本文为人民智库独家研究成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责编/潘丽莉 孙娜(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