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京以其鲜明的个人性格、独具魅力的领导风格、高超的外交手腕大大提升了俄罗斯国际影响力,提高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威望,有力地冲击了西方阵营的重重障碍。
【关键词】普京 妖魔化 外交突围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陷入了历史上的低谷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起伏跌宕,忽冷忽热。令世人惊讶和不解的是,多年来很少见到西方主流社会和媒体如此憎恨一位外国的领袖,在西方舆论中普京的政治形象被严重妖魔化。西方媒体不时杜撰和炮制诸如“普京得了不治之症”“普京失踪”“普京贪污数额巨大,坐拥400亿美元的财富”等新闻,用来丑化普京,攻击俄罗斯。前几年美国一家著名战略智库竟然公开发布研究报告,预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正当普京走出克里姆林宫大门之际,遭到枪击,不治而亡,自此俄罗斯陷入大乱。西方舆论还热衷炒作“普京私生子”“普京克格勃的经历”等素材,甚至把“俄罗斯与英国球迷冲突”“俄罗斯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事件也要与普京挂上钩,认为是俄罗斯政府的纵容,背后元凶是总统普京。
实际上,普京陷入西方大国政治的围攻和舆论的围剿,并非源自个人的恩怨,这乃是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折射和写照。历史上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充满曲折和纠葛。现如今西方世界囿于结构性矛盾和地缘利益又将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对手甚至是最大的敌人。俄罗斯与西方陷入了难以调和的利益之争、地位与角色之争、道路之争。2003年以来,西方大国拉帮结伙,一方面高举反恐大旗,发兵中东地区和阿富汗,一方面在欧亚大陆特别是俄罗斯境内外频频策动颜色革命。2006年以后,西方不满俄罗斯在普京治下的稳定,加大了对俄罗斯的政治攻势,他们担心俄罗斯的主权民主将对西方世界提出重大政治和思想挑战。近几年利比亚、叙利亚和乌克兰危机之后,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陷入了历史上的低谷,甚至被西方媒体称之为“新冷战”。借乌克兰事件,西方大国发起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堵,加剧了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和政治对抗。有信息披露,近期西方大国政治势力和某些机构决意通过制裁,进一步遏制直至压垮俄罗斯,而扳倒普京是压垮俄罗斯或者迫使其改变政策最直接的任务。
道路之争:生死较量
10多年来,西方政治精英对普京的态度和关系经历一个近乎180度的转变:猜谜—怀疑—疏远—无视—侮辱—背弃—打压—遏制—围剿。与普京上台初期渴望西方的承认和尊重背道而驰,西方某些政治势力希望置普京于死地而后快。道路关乎命运,路线关乎生死存亡。近年来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与西方围绕政治道路和民主问题而发生的激烈斗争,突出地反映了国际政治领域思想和政治较量的险恶程度。
16年前,世纪之交,不满50岁的普京接掌俄罗斯大权。西方媒体纷纷对普京及其思想进行猜测,提出了“普京是谁”的问题。有人断言普京是“反共分子”,也有人认为他是要退回到苏联的“保守克格勃”;有人认定普京“是对俄罗斯独特道路不感兴趣的西方派、欧洲派”,也有人认为普京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有人说普京是“自由民主派”,也有人称普京是“铁腕专制主义者”;有意见认为普京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自由主义”,也有人指责普京是恢复政府控制的国家主义者;有学者将普京比喻为“戴高乐主义”,有的则把普京与“皮诺切特”模式联系在一起;有的史学家认为普京像亚力山大三世,有的则认为普京更崇拜彼得大帝。上述言论和分析虽然有些合理成分,但形容得并不完全准确,一些标签显得牵强。于是有分析家采取了“排他法”,提出普京既不属于右派,也不属于左派,政治上非白,也非红:普京不排斥民主,但警惕自由,倾向法治;经济上欢迎市场原则,但又强调国家和控制。认定普京在政治上倾向权威主义,在经济上推崇国家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社会道德上选择保守主义,在外交政策上主张现实主义。
回顾历史,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新思维”式的改革不仅未能解决既有的社会弊病,反而使苏联在短短6年内便陷入全面的社会动荡与民族危机,并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厄运。继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试验失败之后,俄罗斯迎来的是叶利钦时期原始而野蛮的资本主义和“私人财阀和寡头政治”。而叶利钦近十年的“经济私有化和外交西方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改革最终的受益方只是极少数的财阀、寡头,而绝大多数百姓只能是被愚弄和抛弃。
普京当政后,俄罗斯当局痛定思痛、改弦易辙,力图探求一条符合俄罗斯实际的“普京之路”。2003年以后,普京坚决打击分裂势力,削弱寡头影响,整顿经济秩序,掌控大众传媒,改组权力结构,积聚社会资源,强化中央权威,力图走一条俄罗斯式的政治发展道路。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然不喜欢俄罗斯的特立独行甚至离经叛道。他们既害怕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又不满俄罗斯“脱离西式自由民主模式”。因此,多年来西方政要和媒体对普京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批判。他们指责俄罗斯政府“压制民主、控制传媒、强化警察军队等国家机器、损害人权、打压反对派、破坏司法独立、压制非政府组织、阻碍他国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公开指责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在民主上退步,在恢复苏联传统,倒退回苏联”。甚至不惜给普京扣上“独裁、专制”的帽子。2006年7月,随着八国峰会在圣彼得堡的召开,西方社会批判俄罗斯“压制民主”声浪达到高潮,西方政界人物和一些主流媒体甚至公开宣称,应将俄罗斯从“八国集团”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