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习总书记在好几个重大的场合都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三个自信”。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中国走到今天这个历史时刻的一种自我的内在要求。所以,我今天要谈的一个议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既是地方的,也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
第一个层次,文化首先是地方的。没有所谓的一般文化或文化一般,尧治河村本身就证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可以说,尧治河村这些年的变化和它所走的道路,恰恰见证了当代文化复兴的艰难启程。这还只是启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走进尧治河,给我一种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感觉。我觉得尧治河村是一个奇迹,见证了尧治河村人民的伟大。一个处在大山深处、如此封闭仄逼的小山村,100多户人家,640多人,能创造出今天这样的成就,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里,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积和更久远的自然环境,古典与现代、山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是一个乡村,更感觉不到它是一个边缘封闭的小山村。然而,在这既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却又自然幽静的小山村中,更重要的不是某些粗犷的现代显摆,而是悉心温馨的古老文化元素的细节展现。在尧治河村,你可以从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处细节上看到优雅文化的层次和境界。一句话,尧治河村这个地方我非常喜欢,在它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美丽乡村”“幸福中国”,看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
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之一,也是唯一绵延不绝、繁衍至今的文明和文化,还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所感叹的、世界上唯一可以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能相互解读、相互理解的文化。然而,如今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了打击,这种文化打击,有的来自外国,有的来自我们自己。
在尧治河村的参观令我很感动。在农耕文化博物馆,我去推磨、击打民间乐器、观察传统的农耕器具,尤其是铺满各个景点的石磨更是令我惊叹不已。听说尧治河村几乎把附近村镇的石磨都收光了,这使我更加佩服不已。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反映出尧治河村人对历史、对过去那种坚定不移的记忆和信念,不仅是今天不能忘,子孙后代也不能忘。文化是很具体的,所以是地方的。尧治河村这样的一个地方文化典型,应该成为全国“美丽乡村”“旅游乡村”“幸福乡村”的卓越典范。
第二个层次,文化仍然是中国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已经不特属于某一个国家了,而是属于整个人类,然而怎么对待问题,如何迎接挑战,却是每一个国家需要面对的。必须明白,迄今为止,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以“民族——国家”为独立政治共同体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能够真正完全被全球化。换言之,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特点或者特色,文化的冲突很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复杂最深刻的冲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反过来更加刺激了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自身的文化独立意识。只有面临全球化,才能思考国家所处的地位、前途和命运,才开始意识到世界越开放,国家意识、国家利益、民族文化的意义才会愈发凸显和显要,这似乎再一次印证了一句老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三个层次,优秀文化是世界的。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持守、弘扬并创造性发展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依然享有老祖宗创造的丰厚财富。在世界被翻译印刷和出版发行最多的三本书中,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是《道德经》、第三本是《论语》。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现今世界和未来世界有着重大的意义,真正优秀的文化也必定是世界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责编/刘瑞一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