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是中国最知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培养了一批批精英人才,为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在这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迎来了国际精英教育的“狂欢”:2013年4月21日,旨在“培养世界领袖”的苏世民学者项目在清华大学成立;2015年9月12日,录取条件极为苛刻的北大燕京学堂开学;2016年9月10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这项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国际合作项目——苏世民学者项目是依托清华大学,广纳世界青年才俊,以书院的形式将知识学习、文化熏陶和实践历练融为一体,打造培养青年领军人才的国际平台,其国际化和高端的办学思路都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以及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今天,在首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学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开学典礼致贺信,让我们一同看看习主席说了啥,有何意义?
意义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指出:“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已经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在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如习近平2013年4月21日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所说:“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而各国青年,作为参与学习的伙件,应是国家培养的精英人才,更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既长知识,又培植友谊,在未来共同肩负起开创人类和平繁荣进步美好未来的使命。这正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目的所在,也是习近平对“苏世民学者”乃至各国青年才俊的寄望。
意义二: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
习近平强调:“中美教育交流为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美双方应该挖掘潜力,提高水平,使教育领域合作成为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两国间的人文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促进两国间的合作共赢。而教育交流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美两国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从搭建中美大学智库机制化交流平台,到推动中美高校专业化深层次合作,到此次开办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项目,中美双方都致力于提高两国间的教育合作层次,丰富教育交流内涵,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更上一层楼,为中美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出更大贡献。而苏世民书院作为中美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的结晶,将使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的青年精英能够平等交流,深入了解不同的国情、历史,文化、制度,在面向未来时,将使中美友谊迸发出全新的花火,为世界治理体系建设、为两国人民和人类和平贡献智慧。
意义三: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习近平指出:“希望苏世民学院秉持宗旨、锐意创新,努力成为一个培养世界优秀人才的国际平台,为各国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使各国青年更好相互了解、开阔眼界、交流互鉴,携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作出积极努力。祝苏世民书院各位同学学有所成、学尽其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是基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使命而创立的学院,它肩负着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综合素质、卓越人才的使命。创新才能引领,也是才俊们的使命。这首批110名来自31个国家的“苏世民学者”,他们均是当今世界杰出青年的代表,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来到中国。这个平台具有宏大的能量,辐射的是全球,影响的是未来。希望通过苏世民学院的教育探索未知、启迪思想智慧,为各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独特贡献。今天,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作为这样一个培养世界优秀人才的国际平台,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难怪习近平和奥巴马都对书院开学典礼都致贺信,给予了更多的期望与期待!是的,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也应是学习的弄潮儿,更应是知行合一的先行者,给世界青年树个标杆!
在现代化的清华园中,中西风格杂糅的苏世民书院显得“独树一帜”,相信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学子们在苏世民书院中学有所成,成为政治、商业和学术界的领袖,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