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止一次地讲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指南。所以,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把它当作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来学习和运用。
一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似乎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事,似乎早已不成问题。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知易行难”,恰恰是在这个似乎人人都烂熟于胸的道理运用上,常常出问题。
立场问题是研究事物的视角问题,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根本上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立场不同,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很不相同。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是这样,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更是如此。比如,同样去黄山考察,植物学家看到的是黄山的生态结构,而矿物学家看到的是黄山的矿物情况。社会问题更复杂,加之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观察社会的视角,所以研究社会问题就更需要自觉把握自己的立场,这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主体性的关键。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呢?不是的。在立场问题上,还是有是非标准的,这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立场正确,研究问题的结论才可能正确;立场错了,不管论证逻辑如何严密,结论都会错误。这些年我们的学术研究领域思想比较混乱,很大意义上就是研究问题的立场模糊了,有的人缺乏主体性,人云亦云,不知其可,自以为在搞纯学术研究,实际上是在为错误思想代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3]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很多,最基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于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等,为我们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我们只解决了立场问题,而不懂、不会运用这些基本观点,那还是不能取得社会问题研究的有价值的成果。比如,人们最熟悉的哲学中的“物质本体论”观点,每一个大学生甚至连中学生都似乎烂熟于胸,即所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如果再追问一下“这些观点究竟有什么用处”“如何运用”,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了。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思考过如何把这些观点作为方法来运用,而只是把它作为教条来背诵,或为了获得学分,或为了装潢门面,所以不会运用,也就常常得出结论:“哲学无用”。于是,学完了事,束之高阁。
实际上,“物质本体论”观点如果运用得好,是很有用的。它告诉我们,凡事要追根求源,分析其物质基础,不要迷信,对自然现象是如此,对社会现象也是如此。这是其一。其二,要对事物做历史的、运动变化的分析,也即要考察其来龙去脉,这就是“时间”的、“纵向”的分析,同时要做“空间”的、“横向”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总体”的、“结构”的和“功能”的分析。其三,要对事物做规律性分析,即研究其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上出现什么样的空间关系或结构,这也就是所谓的必然性关系。在上述工作做完之后,还可以对事物进行“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分析,即进一步把人们的价值评判标准摆进去,分析事物的价值性,即对人有什么“意义”,作出“好”与“不好”,或“较好”与“最好”等分析;进而,把主客观条件对照起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进行实践环节分析,提出改造事物、为人所用的方案。如果我们分析研究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自觉按照这个逻辑套路进行,那我们的哲学就真正地学好了。由此,我们写文章、做论文也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了。
所谓方法,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即辩证逻辑方法和形式逻辑方法。上面讲的就是辩证逻辑方法,它是由哲学的基本观点转化而来的逻辑分析套路,是总体的方法,其中有很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由此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就会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逻辑体系。比如,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也需要做这样的逻辑分析,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这样严密的逻辑分析,也就难以拿出科学的当代经济学体系来。辩证逻辑方法还包括辩证法的范畴分析法。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从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等方面对事物作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运用形式逻辑方法。由此,就可以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分析,并形成概念、判断、推理。这样,对事物的分析论证就会更加严密、完善。
二是要更加注重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的研究和运用。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两个层次,一是基础理论,二是应用理论。前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一般理论观点,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应用,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理论。二者的关系如同理论力学与应用力学的关系。前者由于是一般原理,不会过时,后者是具体应用,会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我们来讲,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革命时代,而是建设时代,所以今天我们在学习和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主要应当研究和运用其建设理论。
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的转变尽管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但今天仍然需要加大研究方式转变的力度。为什么?因为至今还有人在这方面不太自觉,结果使理论研究严重脱离实际。例如,有人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仍然应当大讲,结果不仅引起思想理论界的更多困惑,甚至引发经济界、政界的思想波动,怀疑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否要变,是否要把新社会阶层当成新生的资产阶级进行批判、打击。又如,我们学术界还有不少同志没有意识到经典马克思主义里还有很多关于新社会建设的思想,更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这样的研究、教学必然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全貌,给人以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感觉。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新社会建设思想是很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就有不少新社会建设的思想。比如,他们认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新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其总特征、总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还特别提出了新社会初期建设的“十大纲领”,包括征收高额累进税、实行义务教育等。晚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走向未来新社会的道路思想。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更多,包括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制约,等等。
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对这些思想观点不重视,也不敢研究宣传,所以对非理论专业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根本不了解这些思想观点。改革开放后,对这些观点有一些研究,但仍然很不够。比如,由于研究不够或仍然心有余悸,改革开放后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不敢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唯恐被扣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实际上,经典作家的这个观点十分重要,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前途和命运问题。苏联为什么垮台?根本原因是其经济、政治体制太僵化,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首先是经济上的自由发展。试想,在这样的体制下,一个农民一辈子只能在一个集体农庄劳动,一个工人也只能在一个工厂工作,即使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也不会满意的,因为这种生活不能满足人追求自由发展的需要。如果全国的工人、农民等都是这样,都感觉不自由,有本事发挥不出来,那么这样的社会还能够长期存在吗?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成功?关键是给了人们自由发展的机会,数以万计的农民可以进城搞建设,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且又有政府的宏观调控。
实际上,经典作家的很多新社会建设思想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比如,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消灭三大差别、转变政府职能等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梳理研究;征收高额累进税思想、限制或废除继承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已经160多年了,北欧一些国家都实行了,我们国家还没有很好地实行;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仍然需要深入研究,这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取国际话语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三是要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起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其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同的。经过9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如何把二者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讲清楚,把中国马克思主义从学理上总结好,使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能够进入学术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成为人们思考和研究的对象,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大家知道,我国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源于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借鉴的体系,包括教科书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苏联体系对我国的影响很深,不仅在大学,而且在中小学也是这样。不可否认,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由于这个体系跟当时僵化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一样,长期不变,束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体系不断被冲破,但新的体系一直在探索中,这同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一致的。2004年,中央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始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全面升级改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新的体系,为我们打造成熟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打下了基础。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这套体系还不太成熟。比如,大学教材中的苏联教科书体系痕迹仍然比较明显;西方学术观点引进了不少,但消化吸收不够;作为其主体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总结不够,政治性较强,学理性欠缺;融通中外、古今不够,拿到国际上还难以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实践指导性不强,概念化的东西较多,科学性、规律性的东西较少,操作起来困难较多。
围绕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24字的总思路,即“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4]这就为我们做好这一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关键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来研究和回答国内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好,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使之上升到规律的高度,能够进入国际学术领域,包括学科领域、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和研究体系中。这个任务完成得好,就不仅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理论支撑,也能够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2][3][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