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是不分国籍和地区的,只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是国内还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才,我们都可以引进来,为我所用。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观进行了重要阐述。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 人才 人才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 A
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无人才不兴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对人才观做出了阐释,“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阐释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体系。同时,也在实践和内容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无人才不兴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精英的贡献。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正向人才强国迈进。我国制造业更是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却始终没有摆脱“世界加工厂”的名称,始终没有成为工业强国,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技术创新及研发力不够。我国基础技术领域宽泛,但却面临着很多东西做不出来的尴尬情况,主要体现在困在了某个关键的高标准基础零部件上,而这些关键零部件是西方国家严格禁运的。有些国有芯片大厂宁愿专注于芯片代理挣快钱,而放弃致力于国产芯片的研发。很多技术研发人员迫于工资待遇都不高,无奈放弃研发本职专业,转而去投资股票或者金融领域。在当今中国畸高的房价面前,单靠着做技术研发的那点工资,想在大城市中落户买房,几乎就是幻想。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尽管我们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但仍只能处于经济链条中利润最低的环节。大量的高额利润被西方国家收入囊中,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是人才的断层问题始终存在。不仅在技术领域,在金融、电子信息、教育、环境、卫生等各个领域,我们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我国正是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掘人才,用好人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就极为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多次会议上阐述人才观。自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至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到人才问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仅感受到了国家重大政策的引导作用,更是切身体会到自己拥有了更宽广的用武之地。
切实保障人才待遇,做到引进人、用好人、留住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考察的时候,就曾说过要“尽最大力气”重视人才,用好人才。首先,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能在个别专业领域内创造出优秀成绩的,固然是人才,除此之外,能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做出重大或者杰出贡献的,也都是人才。人才的选拔,先以德试人。一个人道德品行不够,即使在某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那么他也极有可能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悖。要先能知人、识人才能用好人。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学校不仅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其次,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我国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示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才任用的束缚机制,用人单位不再拘泥于死板的条条框框,可以因人而用,人尽其用。政府则由直接干涉转移到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角色中来。
再次,政府及用人单位要加大落实工作力度。对人才的引进政策、待遇、保障等工作做到位,保障人才引进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人才待遇,做到引进人、用好人、留住人。政府对于有新想法、新思路的人才创业也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在鼓励全民创业的浪潮中,也不乏有浑水摸鱼之流。我们鼓励每个有创新想法和观点的人才去创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对于打着创业的幌子,干着非法集资勾当的部分人,我们要坚决予以打击,国家好的政策不应该被这部分人扭曲。从政府到用人主体,从政策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难发现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广开方便之门,为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缓慢,创新经济结构转型比较慢,社会创新氛围不浓等原因,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困难重重,在创新过程中,失败率居高不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阐释中,不断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尽管道路不顺畅,却是大势所趋,在社会上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十分必要。2012年,我国实施的“万人计划”到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每一点的创新成果都应该给予重视,但同时也应该包容失败,这才是对人才的尊重和善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赛场上,每一个参赛的选手都是拼尽努力想要取得好成绩,对于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我们要恭喜他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对于没有成功的运动员,我们并不会因为他们没有拿到奖牌而去奚落或者指责,没拿到奖牌不可怕,只要继续努力训练就好,还有下一个赛场等着他们。
人才队伍不仅包括术业有专攻的人,同时也包括个别领域的偏才、怪才。这些偏才、怪才往往具有一些特别的思维和想法,而这些独特的想法往往会带来一个创新点,对于这些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不能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是要看谁更优秀、更合适。人才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用人主体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深入细致的考察每一位人才的特点,切实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人才都安放到每个发光点处,尽情释放其才能。
加大对人才的对外开放力度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也是人才流出大国,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科研人员、社会精英人士等流到海外,造成我国人才缺口严重。面对我国社会建设大量用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阐释中也提出要推进对人才的对外开放力度。人才是不分国籍和地区的,只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是国内,还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才,我们都可以引进来,为我所用。在人才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要有高山一样的精神,大海一样的胸怀。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和外籍科研人员,我国也是从多方面提供这些人员优厚的待遇、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配套的科研条件,在过去十年里,我国的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翻了20多倍,未来也会有更多的留学生学成归来,外籍科研人员愿意来到中国参与我国的科技创新。我国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但是将人才对外开放上升到如此高度,确实前所未有。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才观进行了重要阐述。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才起到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阐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也是符合治国理政的大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人都想成才,人人都能成才将会成为现实。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回流,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孙安宁:《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传承与创新》,《人民论坛》,2012年第6期。
责编/高骊 肖晗题(见习)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