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媒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大众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给大学生行为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准确把握自媒体的特征,及时研判自媒体的影响,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行为引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媒体 行为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自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全世界海量网民,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经过10余年的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大众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给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合理引导大学生应用自媒体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自媒体的特征,及时研判自媒体的影响,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行为引导的有效途径,切实掌握网络教育主动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自媒体引领大众传播迈向大众化、个性化时代
自媒体作为每个公民发布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种载体,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形式各样的自媒体新平台相继出现,自媒体已经全方位融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现。近年来,自媒体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与传统媒体比较而言,自媒体有其明显的特征。
大众化。刘云山同志曾指出:“当今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一般而言,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它是相对于当前兴起的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层层审核和检验,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媒体进行运作和维系。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申请创立更便利,流程操作更简单,内容发布更快捷,信息传递更迅速。即便是老年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的也越来越多,更不要说紧跟时代潮流的大学生群体了。这种大众化的特征让自媒体得到了各类人群的接受和喜欢,同时也促进了自媒体的飞速发展。
个性化。自媒体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有力促进了大众化信息传播的活跃度,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大众传播迈向个性化时代。据调查了解,很多自媒体平台都不同程度地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自由可选模块,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喜好,选择性地使用自媒体的相关功能,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自我改造设计,从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平台。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指出,通过微博进行信息发布的时候,普通网民都可以充当报道者,形成了一种人人可参与的格局,从而消除了信息传播者以及受众的限制。这种现象被称为“全民DIY”,也就是全民制作。自媒体的个性化,让每个人拥有一个独有的个性空间,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一份个性化“产品”。
自媒体为大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
自媒体以快速廉价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媒介传播中强烈的平等化色彩,同时也促进了全民参与的热潮,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新载体,搭建了抒发情感的新空间,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有研究者认为,自媒体大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极大地满足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当代大学生。尽管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很丰富,但是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快速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这些信息还可以在自媒体空间得到迅速扩散,让相互“关注”的朋友共享这些信息,在点赞和交互评论中实现交流。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也在推出自己的“公众号”,搭乘自媒体的快车,实现信息传播由传统媒体向综合媒体的转变,可以说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大学生抒发情感的自由空间。自媒体快捷的传播方式加速了大学生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模式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效率,自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面对社会角色冲突提供了实践机会,为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大学生发表意见提供了自由空间。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十佳人物”、 “最佳活动”等的评选投票,充分利用了自媒体平台,提升了大学生参与度,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自媒体中的负面信息容易侵蚀大学生的人生观
尽管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仍然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其行为模式比较容易受到来自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道德错位导致价值偏离。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较为便捷地接触到世界多元文化,这其中包含有大量消极文化,一些垃圾信息、一些未经验证的不严谨信息,无时不冲击大学生眼球,特别是在国内一些重大节日和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西方少数国家散发大量与事实相背离的不良信息和评论,让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日常生活中比如类似“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公交座位该不该让”等新闻,被一些媒体过分炒作,特别是一些偏激的评论迎合了少数青年的叛逆心理,既导致了大学生审美庸俗,也会让大学生的人生观受到侵蚀,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社会主流。
恐慌心理导致悲观厌世。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信息传递呈现出一种空前活跃的状态,或许一个小事件,一句诳语,都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得到放大,演变成为关注度极高的舆论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的情绪。特别是一些变态杀人、离奇事故等违背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事件的报道让很多人觉得世道险恶,一些火车脱轨、汽车燃烧、飞机失事等信息让很多人觉得没有安全感,公众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了解事实真相,无疑会造成心理上的极度恐慌,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社会充满不安。
虚拟世界导致人际疏离。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让很多青年学生难以应对,自媒体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无限便利,这种虚拟世界让很多人找到了“知心朋友”, 找到了释放个性的空间,部分学生沉溺于虚幻的人际世界,沉醉于自己的媒体世界,逐渐失去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逐渐退化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能力。一旦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出现中断,随之带来的失望与孤独找不到合适的排泄,会导致更多的心理困惑。
有效利用自媒体引导大学生行为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利用自媒体这个新兴工具,积极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探索工作创新,合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生活新理念。高校和家庭都应该高度重视自媒体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开展正确运用自媒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要通过思修课程、形势政策报告、典型案例宣传、现代网络应用技术培训等,多渠道、全方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免疫”力和“批判”力,善于鉴别和抵制网络的负面信息,学会合理使用自媒体,树立网络生活新理念,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身边人和事,充分发挥网络的现代功能,为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第二,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高校自媒体协同工作新机制。高校要把自媒体作为一种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途径,紧紧跟随自媒体的脚步,在学校党委的统筹协调下,建立全校联动的自媒体协同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现代教育中心、后勤、学院等相关单位的职责。建立工作联席会制度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定期通报网络舆情,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同时也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通过组建一支“红色”队伍,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学生信息员,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及时了解并反馈学生动态,确保校园秩序和安全稳定。
第三,探索工作创新,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要主动创建自媒体窗口,有效借助官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实时发布学校信息,提高学生关注度,增进师生活跃度,让主流价值观占领学生的心灵世界。广大教师要主动依托自媒体,通过个人的微信、微博,开展大学生“微辅导”,提升师生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学校的各级各类活动,也要借助自媒体的积极影响,提升学生参与度。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①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②刘振磊:《自媒体的传播个性与公共性重塑》,《传媒》,2014年第10期。
责编/潘丽莉 孙娜(见习) 美编/ 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