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例

核心提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范围包括古老的表演艺术、口头习俗、民间流传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活动、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工艺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等内容。以秦皇岛的高校——燕山大学为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范围包括古老的表演艺术、口头习俗、民间流传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活动、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工艺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等内容。以秦皇岛的高校——燕山大学为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秦皇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流传、繁衍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既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物质遗产,更累积大量传统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况

2006年以来,中国逐渐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我国先后认定121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各省市也先后公布了省级名录项目、地市级名录项目、县(市)区级名录项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依法保护的道路。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化,这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在被迅速改变,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表现为传承人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我国许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多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都是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保存与流传,一些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的技艺正在不断消失,对民间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情况。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传承与保护面临巨大困难。

我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文化悠久,政府普查不够重视,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使得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再有是缺乏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远远不足,保护手段单一简化,例如进行音频、视频的留存以及实物的展览,虽然保留了资料,但是使其脱离了作为传承主体的人的主动参与,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价值。因此,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最主要的是激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的重视与参与,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生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9年,秦皇岛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目录汇编等工作。目前,秦皇岛拥有昌黎地秧歌、孟姜女传说、河北鼓吹乐、昌黎民歌、昌黎皮影戏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上五项与碣石山传说与故事、抚宁太平鼓等十九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抚宁皮影雕、绣花鞋、天马山庙会等五十一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的项目入选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昌黎地秧歌、青龙猴打棒、北戴河任家班鼓吹乐等器乐说唱类项目将说、唱、扭、舞结合起来,由艺人即兴作词演唱,非常有地方特色。孟姜女传说等民间故事与传说,历史悠久,在当地影响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尤其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秦皇岛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连续五年举办了“孤竹文化节”、“中华爱情节”等有当地民俗和文化传统特色的节庆项目;建成了旨在展示传统民间工艺的昌黎县民间艺术馆、青龙民族文化宫等文化场馆设施;推出了众多在全国获奖的地方舞蹈作品,昌黎地秧歌、皮影戏也多次到北京、香港等地演出,影响力日益增强。

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民众认识不足。通过在北戴河区五千余名中小学生中的调查显示,了解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河北鼓吹乐、昌黎皮影戏、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等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20%。其次是缺乏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队伍,没有解决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的问题,秦皇岛民间文艺研究陈旧,众多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说唱技巧以及民间故事与传说类的内容缺乏系统整理。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秦皇岛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根本在于“人”的主动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感知、熟悉、热爱、传习、创编非遗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在校园的学习、激发他们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古老的民族文化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得以长久的流传。

燕山大学是秦皇岛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校本科及硕士生1600余人,拥有大批高素质学生和专业教师队伍。能深入开展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专业特点,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组建了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服务队,每一个志愿服务队中都包括了八个专业的志愿者学生,涵盖舞蹈、美术、民乐、西洋乐器、工业设计等各个艺术专业。教师指导志愿者学生本着将“传承性学习”与 “生活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围绕秦皇岛地区丰富的说唱、民俗技艺、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说唱、舞蹈、美术、民俗等内容进行整合,根据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对其进行创编、创新,使其在保留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特色与文化精髓的同时,更添时代特征。将教学的理论成果向实践与运用进行及时转化,促进大学生对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认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大学生志愿者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活动,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在秦皇岛地区各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活动。与学生共同进行主题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力求在保持家乡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音色、节奏、视觉效果的改编与创新,更为贴近中小学生的审美与心理需求,使其在教唱与表演活动中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将古老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注:本文是2015年燕山大学社科类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项目成果】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寒]
标签: 非物质文化   遗产   展为   秦皇岛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