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的再认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
在我国,产能过剩并不是新常态下的新问题,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先后有4次较为严重的大面积产能过剩。相对于2000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重创下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以及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经济过热下的产能过剩,新常态下产能过剩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与现实原因更为复杂,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更加巨大。
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长期积累。产能过剩并不是新常态下的新兴产物,而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屡屡发生的普遍性现象,尤其是煤炭、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更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下各种弊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方面,粗放型增长模式追求短期内的规模增长而忽视增长效率和长期效益,盲目上项目,追求“大而全”,是造成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过去一段时期内,体制性因素加剧了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影响程度,降低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弱化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由此导致的系统性产能过剩可能会是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都体现出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特征就十分明显,一方面是普通的浮法玻璃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优质浮法玻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我国每年还需大量进口高科技玻璃产品。电解铝、机械、汽车以及光伏等行业也都存在供需失衡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一方面,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高技术产品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供不应求,产能不足。
刺激政策的过度激励。地方政府的过度激励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绩考核体制下,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激励着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相关产业过快发展,尤其是钢铁、汽车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投资规模较大,往往能够对地方财政增长做出较大贡献,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而高涨的投资热情不可避免的带来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更有甚者,对于一些在化解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本该关停的企业,地方政府为了减少税收损失,通过继续给予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阻碍了企业退出,这样最终将导致产能过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恶化的情况。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投入4万亿元振兴十大产业,对水泥、钢铁等基础性行业难免会产生刺激效应,产能过剩情况的加剧也在意料之中。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爆发式发展,都提供了过度激励的典型案例。汽车产业、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往往会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推动的行业,其产业规划与发展速度往往脱离市场发展实际。
国际市场萎缩加剧了问题的凸显。很多专家认为当前的产能过剩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周期性产能过剩,虽然学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事实上,国际市场萎缩确实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内在矛盾的凸显。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三驾马车”,产业增长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依存度较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加剧了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船舶行业的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同时,欧美国家在经济复苏战略中,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战略及再工业化战略,这些政策都对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调整造成了一定影响,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