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及其破解之道(4)

核心提示: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中的先锋力量,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产能过剩的化解都应该积极发挥企业的作用。 美丽乡村是一个整体性的治理目标,需要用系统性思维来看待。美丽乡村之美,不能浮于表面、逞一时之功,而要美于持久、美在心灵、美出特色。

探寻解决之道:依托供给侧改革寻找新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改革矫正当前经济中供需结构错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化解过剩产能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从当前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还需要不断的深入探索。对此,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解决之道。

完善政策机制,引导投资结构合理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中央不断强调要简政放权,但是应对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机制所产生的引导作用仍然十分显著。首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去产能、去库存”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一关一停”进行数量增减,而是要通过优化供给结构逐步实现提质增效,这就要求相关政策要精准有效,能够针对不同情况酌情处理,区别对待,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落后产能。其次,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新兴行业的培育扶持,都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力度和更为合理的投资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对投资效率的评价更为多元化,不仅要考虑短期内的投资效率,更要兼顾市场周期的长期性变动;不仅要追求投资回报的经济收益,更要重视投资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完善也是投资结构合理化和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将会为投资主体提供更多灵活性,提高市场活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供给侧提质增效。加强供给侧改革,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仅是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的基础,也是提高有效供给的前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投资主体过多,而市场集中度较低,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加快企业并购重组,不仅能够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规模效益,而且能够深化产业内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供给侧提质增效。同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够节约企业交易成本,也将降低行业监管难度。当然,不论是水平并购还是垂直整合,基本原则和目标都应该定位于提升企业效率和盈利能力,避免催生出更大规模却更低利润企业的尴尬局面。

鼓励企业探寻多元化增长动力,提高产能利用率。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中的先锋力量,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产能过剩的化解都应该积极发挥企业的作用。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阶段的产能过剩可能在随后的经济增长中被市场消化吸收,而企业对这种动态过程的把握最为直接,因此应该冷静看待产能过剩,发挥企业积极性,寻求更为合理的化解方式。一方面,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准确预测,积极尝试多种经营模式,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从而为提供有效供给寻找新的动力。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从国际经验来看,创新驱动是刺激经济增长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振兴计划中,美国和欧洲各国都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复苏的重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明确提出依靠技术创新重振制造业体系;德国“工业4.0”以完善技术创新战略为基础,改造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改变产能过剩的局面。对我国而言,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就要加大对技术创新与基础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也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调动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构建创新合作平台,鼓励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创新不仅会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将是供给侧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于晓萍(见习)】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中国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