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热议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管理
何岩柯:李先生对雇佣海外高管有什么想法?比如工商银行在伦敦的分行全部由英国人来管,中国人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李保民: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做大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非常重要的是经营管理团队的管理,通过管理提升文化和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是正在积极探索的试点。
何岩柯:管理是核心,是职业经理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冯先生,您再说说。
冯柏文:与当地靠谱的伙伴和管理团队合作。如何理解民众要什么,这里有文化的问题,管理团队也要代表企业跟当地相关方接洽,提升他们对企业的认知。
还有透明度的问题,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海外进行对外投资。在政府层面,要告知对于参与市场、参与公司决策的角色和想法,以及对项目审批流程和监管机构整体的安排;在企业方面,进行对外投资是出于什么考虑、想做什么、打造什么,会给当地相关利益方带来什么益处,这些都要做出完整的说明。
比如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听到的保护主义声音,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企业的想法和未来打算不够了解,有顾虑和担忧。
中国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对树立中国和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有重大的正面的意义。发达国家常拿对等待遇作为门槛,在最近的G20杭州峰会上也讨论到对等待遇的问题。如果政府可以继续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话,将会对中国企业在海外被当地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方所接受起到很大的帮助。
何岩柯:我们也看到G20杭州会峰会提出包容和开放,这反应出中国政府发展经济走出去基本的理念,想请教王总,是不是英利走出去过程中会体会到包容和开放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
王刚:我们光伏企业包括英利在内,首先跨出国门,因为那个时候国内没有市场,市场在欧洲。英利是保定的一家企业,突然到了欧洲的市场,人才储备不足,我们要用当地人。因为每个国家文化不同,走出去的文化问题、法律问题肯定要付出成本。也不要认为雇佣当地人中国企业就不能驾驭。从实践中看,这些员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在我们去展会、拜访客户时,该加班的也会加班、拜访客户时也会喝白酒。所以中国的企业也要有自信,在不违反外国法律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
何岩柯:中国企业影响当地的雇员。我想问文先生,有没有出现过企业文化融入不到一块的?
文丹菁:事实上是有的,我们走出去很大的问题是文化问题,他们对我们文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但向国外很多朋友推荐月饼时没一个人说好吃,中国人对月饼的理解是一个文化。所以我们的品牌要走出去,第一就是推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让他们理解我们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去。
何岩柯:企业文化融合是很大的问题,上过商学院的同学们都知道。我想听听冯先生的建议,你觉得在跨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团队的文化融合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
冯柏文:这是很大的话题,并购案例中有很多的确会遇到问题。我见到几个案例,在谈判过程中分歧太大了,尽可能把当地的团队保留下来让他们管理,是我认为目前阶段值得学习借鉴的做法。现在在澳洲有几个成功案例,这些企业在澳大利亚已经生根了,已经脱离了中国色彩,因为是当地的上市企业,由当地的管理团队来管理当地的员工,管财务的是中国派过去的,这是比较不错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何岩柯:是给当地的团队留有足够的空间。
冯柏文:对,因为销售的对象是当地人而不是中国人。
何岩柯:汪小菲你们在雅加达的合作也是给当地团队很大空间?
汪小菲:基本上管理团队是他们在做,我们在香港和美国的店都是直营的,最后由于对当地不够了解,最后只有雅加达的成功。
我们在台湾也有合作伙伴,他们在台湾做了30年的酒店和餐饮。我们选择的宣传方式是请了很多对设计和生活品质比较热爱的大学生,请他们来做论坛,一两个从大陆派过去的人做IT管理人员,去跟他们分享国内互联网发展、创业的趋势。90后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代,未来他们也是主要事业发展重要的对象,我们要适应他们的消费方式。现在在大学生领域,我们慢慢积累了一些口碑。
何岩柯: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现在有个两难困境,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你所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是先选择进行品牌的投入,还是先把钱用于产品的提升和更新换代?比如现在中国电影票房很高,但是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往往请一两个大腕就可以支撑起整个电影,有了巨大的宣传就会有票房,赚了以后反而积累了原始的资金,接下来电影品质会有提升。到底应该先把品牌做上去,有了钱了再来积极投入?还是默默无闻先把品质做好再说?
文丹菁:我觉得打造一个品牌质量是第一位。如果没有品质的支撑,品牌就像空中楼阁。用商业手段创造一个品牌,这是一种策略,但并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是通过品质创立一个品牌,成功率更大,会更加的持久,这是比较扎实的做法,以品质来支撑品牌。
王刚:有这个实力和能力才能做宣传投入,如果没有实力、没有品质的支撑、没有服务体系、没有客户对你的口碑认可,单纯的宣传是不行的。像2005年我们给德国发集装箱的时候,因为台风的问题集装箱掉海里的,电站很着急,我们装了大飞机给他发过去。后来,这个客户对你的品牌和企业形象会进行大量的宣传。除了宣传,更多的是实践过程中点滴的积累,这才能使得客户的美誉度提高。
何岩柯:对于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是常规的宣传,同时也是维护好客户关系、做好客户服务,这样才能逐渐赢得客户的赞誉。
王刚:这一前提下利用现代媒介手段,做一些像世界杯这样的主流活动,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真正的好企业加上这样的宣传手段价值会放大,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比如现在的华为。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南美的智利、秘鲁都有华为这个品牌,它做产品比较低调,但是企业宣传非常高调,做了很多专业的展会和服务集会。
何岩柯:今天我们探讨了中国品牌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几位的分享,我们意识到中国品牌走出去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风浪是挺大的。一方面需要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达到人家准入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在竞争激烈的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巨大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有巨大的金矿在海外等待着中国企业,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在国际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非常感谢五位的分享,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