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有担当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是一种行动自觉标准。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党的建设 基本规律 历史自觉 时代自觉 担当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揭示的加强党的建设基本规律。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强调,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自觉遵循党的建设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事业发展新要求,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基本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历史自觉
所谓历史自觉,既包含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更包含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准确判断发展大势,勇于正视不足、困难和问题,敢于弥补不足、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攻坚克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胜利 ,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这种非凡的历史自觉,准确判断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本质特征,明确发展的历史方位,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这种非凡的历史自觉,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中,也实现了党自身的不断革新和成长完善。及时总结党自身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失误和教训,以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员最富生机和最为鲜活的灵魂,使中国共产党员从成立之初的边缘力量走向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
这一基本规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国内和国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诸多时代关系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一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不仅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现实”,也肩负着中国“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彰显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员的这种历史自觉、时代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核准了“定盘星”,可以从根本上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员的这种历史自觉、时代自觉和文化自信,可以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时代精神,正视时代新诉求,提升共产党员时代担当的勇气和担当的能力,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员干部有担当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党的十八大强调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的高度自觉。改进作风,不能停留于一阵子,不能满足于远离不正之风,而应当体现在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尽其责、有所为上。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坚决摒弃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畏葸不前的落后心理,坚决摒弃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错误思想。
有担当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经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因此,是否有一支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广大党员干部队伍,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党员干部的担当包括以下三个主要内涵:
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敢于担当就一直是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罢休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在困难矛盾面前迎难而上,面对工作失误主动担责,面对不正之风挺身而出。无论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敢于担当都是一种基本责任。
乐于担当。乐于担当是一种态度。共产党员的乐于担当就是将党的理想和使命内化于心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树立一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的高尚情怀。对待党的事业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对待人民群众主动热忱,勤恳服务;接受工作“不走样”,执行任务“不打折”,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工作中有大局意识,补台意识;不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和责任心投身到各项工作中。
善于担当。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善于担当是衡量党员干部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能力,是善于担当的前提和保证,是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员干部善于担当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矛盾,不急不躁,冷静处事。有对全局和局部的辩证考虑,有解决局部问题服务和促进全局问题解决的勇气,有克难攻坚的本领。“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地位”,很大程度上干部是在担当大事难事上脱颖而出的。
党员干部,只有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乐于担当的态度和善于担当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有担当党员干部具备以下特征:
有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党员干部之所以有担当,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一是能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认同,自觉维护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保持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自信,自觉学习和提升理论素养,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创造性开展工作。三是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拥护,有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坚持按制度、按原则办事。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有正气。气质是内在精神的展现,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必然充满凛然正气。首先是自身心正。心眼正,心术正,在主观上能摆对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党员干部能看淡功名和利禄,看重事业和责任。面对各种不良诱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动心、不动摇,经得起考验。其次是办事行正。能始终保持清廉、务实和进取的作风,不摆花架子,不搞短期行为,不搞虚假政绩,坚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实实在在、干干净净地干事创业。再次是为人公正。能自觉遵守执行党的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能保持公心,不徇私舞弊,不搞特殊;能坚守做人基本准则,不妄议组织,非议他人,不激化矛盾;能平等待人,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和同事,热心诚恳地帮助他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心中有正气,才能坐得稳、行得正、走得远,才能讲党性、顾大局、敢担当。
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必然是胸中有数,心中有底气的。一是有成熟的心态涵养。注重学习调研,注重对现状和问题的总结分析,做到工作胸中有数;二是善于理解政策,科学决策。能立足党的时代特征和工作大局,理解最新的政策和方针实质,能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和本岗位实际,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具有敢于拍板、处事果断的“底气”;三是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看困难之时、危难之处的表现。有底气的党员干部具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积累锤炼意志,能适应新时代的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要求,成长为某一领域或专业的专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待棘手问题,能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有“亮剑”的精神,敢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修养,砥砺意志品格,培养勇于担当的自觉,练就善于担当的本领。
接地气。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必然是接地气的,是能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融入百姓的。首先,有深入基层的自觉性。基层工作之所以难做,是因为越靠近基层,就越直接面对各种矛盾,也正是如此,基层工作经历更能培养人、锻炼人。党员干部切身了解民情,熟悉基层,定政策、作决策、办事情就更加顺应基层的呼声,更加符合基层的愿望,更加满足基层的期盼,不说“雷人”的“外行话”;其次,有维护群众利益的主动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接地气的党员干部能自觉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能关注群众的诉求,善于发现实际问题,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智慧,在学习群众实践经验中把握工作的方向。再次,有脚踏实地的务实性。能自觉克服形式主义,讲实话、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自觉克服官僚主义,想一切问题、做一切决断,都能站在群众立场上,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标准。
结 语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行动自觉需要思想自觉来引领。思想自觉只有发挥出对实践行动的正面影响,才能实现其最重要的价值。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有担当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是一种行动自觉标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担当态度和担当能力,培养有信念、有正气、有底气、接地气的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
(作者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副教授)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王明杰:《“实干型”领导干部的特征和识别维度》,《人民论坛》,2016 年第4期。
⑤萧鸣政,王晨舟,吴万鹏,白增涛:《“敢于担当”型领导考评标准的实证研究:结构探索与量表编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5期。
⑥李振:《深省“四个全面”战略的“时代自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