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化现象直观反映出东北发展形势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但这实际上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间体制机制和结构性差异的正常表现。这种情况决定了东北不会以整个区域齐步走的方式完成振兴转型,而可能只会以雁阵形式第次实现突围,能否准确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次序,制定实施好相应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改革政策对我们而言是一项重大挑战。
【关键词】东北 全面振兴 分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年多来,东北振兴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经济形势都发生重大变化,东北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东北振兴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
东北发展“新节点”的主要表现
战略推升到新高度。一年来,中央领导对东北振兴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了黑龙江省代表团的审议,提出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今年2月,中央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若干意见》提出,“要像抓‘三大战略’一样,持续用力,抓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视察,强调要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全力打好攻坚战。中央如此密集地对东北振兴做出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前所未有,这充分反映出东北地区在国家发展改革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东北振兴战略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发展迎来了新变化。一年来,东北地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振兴的总体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在五个方面出现积极变化。一是经济筑底企稳。今年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6.7%和5.7%,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3、0.5和0.6个百分点。二是改革推进有序。三省均制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逐项落实并取得积极进展。三是结构调整加速。“双创”活力增强,机器人、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消费贡献率、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四是民生底线稳固。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保障链运转正常,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五是农业形势良好。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振兴面临着新挑战。总体来看,当前东北经济增速偏低,困难较大,仍处于缓慢筑底回升过程之中。与以往相比,分化现象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分省看,吉林、黑龙江两省出现回稳向好势头,辽宁省形势最为严峻。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国同步,民间投资增长15.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黑龙江省经济增速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部分指标逐步回升,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均为6%;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7.7%、-58.1%、-18.6%,部分指标虽降幅收窄,但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二是分城市看,以黑龙江“四煤城”为代表的资源枯竭、传统产业比重大和结构单一地区困难大、问题多,不少经济指标为负增长;而产业多元、民营经济活跃、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哈尔滨、长春、佳木斯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7%和8.7%。三是分行业看,传统“原字头”、“初字号”产业普遍增长乏力,负向拉动效应明显;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上半年沈阳市机器人、航空、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0.1%、22%和13.4%,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0.6%。四是分企业看,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核心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
当前东北振兴的工作重点
基于上述判断,下一步推进东北地区经济尽快回稳向好,必须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推动《若干意见》落地见效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始终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努力保持有效投资,积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突出瓶颈和障碍,为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近期,应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壮大区域增长极,重点发挥四个副省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015年,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经济占东北三省经济总量的45.3%,基本占据半壁江山,这四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回稳向好和全面振兴的大局。目前这四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其中大连第9位、沈阳第10位、哈尔滨第13位、长春第14位。上半年四个城市经济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在10名之后,其中哈尔滨第11位、长春第12位、大连第14位、沈阳第15位。建议四个城市立足三个国家级新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先行先试优势,在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为东北振兴发挥引擎作用。
二是,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全力稳住经济基本面。把抓投资稳工业、抓实体稳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全面振兴东北地区三年滚动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抓紧实施一批关系全局的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积极创新融资机制,健全与银行、金融、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特别是能够产生新需求的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和创新支撑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调结构、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积极培育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不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确保按时保量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工作目标。积极布局新经济,大力实施东北地区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民用航空、海洋工程、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健康医疗、卫星及应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服务型制造转型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引导互联网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东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
四是,务实推出一批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实施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坚持分企施策,开展混改、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务实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放管服”,加快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抓紧细化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并尽快付诸实施,在东北地区积极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快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新的开发开放平台,务实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特殊人才政策,在东北地区推动设立人才改革试验区。
五是,坚决兜住民生底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当期支付不出现问题。实施就业援助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统筹安排富余人员。支持困难地区转型,着力支持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老城区的改造,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大力度支持黑龙江“四煤城”脱困,务实抓好抚顺、阜新、鞍山、本溪等煤炭钢铁城市转型工作。加大正面宣传引导,为振兴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副司长)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