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智慧脱贫”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摘要】我国反贫困工作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只有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脱贫多重合力,才能从源头和渠道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脱贫攻坚  智慧脱贫  自我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成立专门性减贫工作机构并开始对农村贫困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除以来,连续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现已实现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但是,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截至当前,全国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而要实现在2020 年全部脱贫目标,攻坚阶段仍需要多措并举,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造血能力”,通过“扶智脱愚,智慧脱贫”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智慧脱贫”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种脱贫方式的选择往往基于多种内外部因素的考量,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智慧脱贫”是立足于救济式“输血”脱贫,依赖于开发式“造血”脱贫而实施的有针对性的脱贫方式,即通过教育、交流、培训等载体为贫困地区干部、青壮年及相关产业发展者提供智力(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观念及信息运用等)扶持,依靠“因地制宜引入再消化”,更新落后观念,解放思想,最终转化为一定的生产力,实现从思想到生活全面脱除贫困。自我发展能力,即“个人、制度和社会以可持续的方式发挥作用、解决问题、确立和达到目标的能力”。二者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伴随着我国扶贫、脱贫工作全程。

回顾我国反贫困历程,主要经历了由单一的直接给钱给物“输血”救济式扶贫到“造血”开发式与“输血”救济式并重的转变,而没有转变的是仍将脱贫过份依赖于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部帮扶的推动力上,对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关注太少。单纯的“输血式”扶贫,虽然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吃饭问题,但这种“送给拿要”的方式没有增进贫困地区的活力与生机,没有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严重的依赖意识与不主动作为的心态。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开发资金,上项目、办企业的“造血”机制终难以形成,脱贫没有取得实效。“造血式”开发扶贫使一定的贫困群众“动”起来,但依旧没有让贫困群众“改变”起来,无法实现根本性脱贫。

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创新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上的贫困一日不脱,就无法阻挡贫困的代际传递。中央已发文明确2020年贫困县要全部退出,但资料显示一些贫困县领导表示不会提前摘。脱贫意识不强,“摘帽”压力不够,导致脱贫动力不足,最终会影响减贫进程与质量。

不论是“输血式”还是“造血式”的实施,均是为了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以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但如果选择的扶贫方式、脱贫途径,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群众的发展问题,则将无法从本质上杜绝“穷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扶贫“怎么扶”的问题,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将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体放在主动位置,所以不先改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心态,就无法真正地完成脱贫。参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由浅入深逐次合理调配扶贫资源,以一定的“输血式”救济为基础,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权;一定的“造血式”开发为提升,促使贫困群众手脚动起来;以相关的教育、交流、培训等文化载体为发展,让一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转起来,抑制贫困群众养成等、靠、要的消极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层次性地设定扶贫方式,依次从解决日常温饱向主动劳动致富并谋求精神追求递进,实现解放思想开启民智,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主动作为的积极意识,激活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生活氛围与思想活力,最终增进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文化、科技、管理等综合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发挥“智慧”价值,实现脱贫。

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智慧脱贫”的途径

扶贫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想实现“智慧脱贫”,首先需要精准识别社会分化背景下贫困群众的需求,从不同年龄段、知识层次、职业背景、发展定位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智慧”扶贫,依靠课程、网络教育及文化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转化为脱贫生产力。资料显示,我国当前“扶智消愚脱贫”方式主要依赖于人才培训,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培训、科技创新技术培训、教育资源扶持等方式。实施的主要途径有: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从源头和渠道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深化师资建设与教育发展基金运转机制,关注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受教育者群体、教育环境、教育媒介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加大帮扶资源投入,建立贫困农村儿童教育监督机制,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孤儿身心健康,保障适龄儿童享受教育权利,确保“智慧脱贫”不落下一个适龄儿童。

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各级脱贫干部队伍建设。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高低关乎着中央扶贫、脱贫政策的执行力度、影响着贫困地区脱贫进度、决定着贫困群众的脱贫实效。紧抓贫困地区脱贫干部队伍建设关键点,凝聚脱贫共识,打通扶贫干部职业发展通道,让想扶贫、懂扶贫、敢扶贫的干部干事创业,发挥作用。通过生产现场培训、课堂培训、对外交流培训等形式,“引进来与走出去”培训方式相结合,强化文化与技能培训,提升各级脱贫干部文化素养,提高扶贫脱贫业务素质;建立各级干部脱贫目标责任制,明确原有村干部、下派第一书记、包联扶贫干部职责分工,签订脱贫责任书;确立脱贫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及问责机制,打通脱贫工作人员进出流通通道,完善脱贫干部队伍构成,让学者专家、技术人员、帮扶企业负责人及政府干部协同干事创业,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科技在“智慧脱贫”中的驱动器作用。当前“互联网+”与“大数据”概念的应用,迅速搭建了科技扶贫的信息化平台,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科技改变命运”的实惠。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加强支农扶农信息化建设和农民信息科技培训力度,提升农产品数量、质量,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与现代物流、互联网平台嫁接,突破农产品传统销售格局,扶持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科技深化对点帮扶质量,建立贫困地区党委行政与高校党委行政间“1+N”的对点帮扶模式,依托高校科研实力,积极转化盘活脱贫资源,发挥智库作用,为“智慧脱贫”提供充足智力支持。

因地制宜开发应用贫困地区“绿色资源”。实现贫困地区彻底脱贫,关键在于扭转贫困群众固定思维定位,关注“自身”并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脱贫的前提是环保,脱贫不能建立在破环生态上实现,而应是在保障环保过程中实现。明确“绿色+新鲜”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贫困地区潜在绿色资源亮点,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区域文化发展主线,抓住绿色旅游、绿色养殖、绿色食品、绿色文化优势,形成“绿色经济”产业链。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更新贫困群众固定思维模式,杜绝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谋求脱贫,同时防止脱贫群众因生态恶化返贫致贫,努力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扶贫脱贫工作,关乎着贫困地区数代人的发展。脱贫,既要依靠外部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界帮扶的推动力,也应依赖内部贫困群众的内生力,如果无法从本质上实现贫困群众观念意识上的脱贫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贫困地区就难以达到实质性脱贫。脱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高低,决定着这场“脱贫战争”的胜利与否,注重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促使他们既在身体上动起来,也能在思想上动起来,有效避免“包公放粮,犁耙上墙”这种消极的状况,并从源头和渠道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形成脱贫多重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刘奇:《处理好脱贫攻坚十大关系》,《农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