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专题 > 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摘要】“互联网+”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产物,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在互联网掀起了热潮。从“互联网+”的政策意义入手,系统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形下青年创新创业的行为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青年创业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产业转型逐步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等的情况下,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这种新常态,抓住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适应时代的发展等要求,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此后掀起了青年创新创业的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的提出和实施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青年的创新创业行为进行研究,系统梳理青年创新创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产物。“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并带动和增强了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当前,随着国家的鼓励和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得到了积极的推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得技术、资金和人力等生产要素不断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在互联网行业引发了一股全民创业的热潮,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较快,在电子商务等行业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平台型企业,有力的促进了各种创新创业资源的积聚,并促进了这些资源的分配和合理配置,降低了青年创新创业的各种成本,推动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已初步显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过程中,创客空间和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与既有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相结合,为青年的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空间和环境;大量科技型创业公司依托此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面临的困境

当前,青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经过深入研究,可发现仍有一些影响青年创新创业的因素存在,严重制约着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很多青年创新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毕业生对“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过于理想化,缺乏风险意识,缺乏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对“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失败和风险意识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和准备。事实上青年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据相关调查数据来看,50%以上的创业公司存活时间不足5年。

第二,创业政策不完善。近年来,为鼓励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各省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有利于其创新创业的法律和法规。但是,通过认真研究可发现这些相关政策,服务创业主体不足,缺乏沟通交流平台;科技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青年开展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不利于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第三,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当前,我国各地已经出台相关措施,为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整体上来看,在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其面临的意识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竞争环境等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因素导致了青年的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等大大增加。首先,很多家庭和高校对于青年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技能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重视,尤其是大部分家长,他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行为认可度不高,更希望他们进入体制内,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其次,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审批方面,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申请提交较为苛刻,程序繁琐。最后,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崇尚创新创业的氛围不浓厚,创新创业的精神氛围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第四,缺乏较高的技术水平。一方面,当前社会缺少有较高水平的可以指导青年开展创新创业的教师,导致其无法满足青年创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需求。人力资本积累难以满足创新创业,特别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需要;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及职业技术教育方面。2014年GII指数排名中,中国在高等教育分项上的排名仅为第115位。对于“互联网+”等新兴事物,现行教育体系远未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社会缺少开展创新创业的平台,以锻炼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现行的教育体系与创新创业现实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

对青年创新创业面临问题的思考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创新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发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为把握好“互联网+”的重要机遇,需要在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教育培训体系、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全面发挥“互联网+”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首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在全社会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如举办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精品展和开设创业知识讲座等活动,借此树立一批青年创业带头人,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此外,还可以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媒体上打造创新创业的系列栏目,通过开展创业典型的选拔和创业经验的弘扬,通过播放典型的创业者访谈节目等形式,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舆论和文化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建立和健全创新创业政策。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青年进行创新创业的制度保障和前提。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法律制度,建立完备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法律法规体系。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家扶持青年创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并紧密结合实际,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和落实新的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以实现在青年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依法治网和依法创新创业,保障青年创新创业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动态的调整,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对挖掘青年创新创业潜力、提高青年创新创业水平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加强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性。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不仅包含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网络营销等;同时,在青年创新创业的课程开设中注重实效,增加案例教学和开设创新创业模拟课程,在模拟的环境中提高创业能力,增强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改进青年的创新创业思维方式,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和团队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的素质,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创业项目”与“资金”的交流平台,同时提供互联网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法律、技术、信息等服务,发挥其良好的孵化作用,以帮助创业者成长壮大。可以借鉴欧美科技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成为公共创业服务的有益补充,为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注: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CALE2016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蔡跃洲:《“互联网+”行动的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技术革命及技术-经济范式视角的分析》,《求是学刊》,2016年第5期。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背景   互联网   青年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