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共享发展所蕴含的公平正义是中国道路自信的基石。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凸显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建立以社会公平为主要价值的保障体系、形成合作共赢和创新驱动的实现机制、打赢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主线的共享攻坚战的基本规定。同时,共享发展是以实现一个共享梦想,统筹两个大局,打造三维共享发展共同体,形成四级推动系统,创立五方面推进的物质财富共享模式为实践逻辑。
【关键词】共享发展 规定性 时代性 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洞悉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揭示了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回答了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新亮点。共享发展理念是经济与社会、人的尊严与价值等多层次的统一。它以共建为基础,突出人民至上,最能体现发展的最终价值关怀。如何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逻辑,是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
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规定性
在共享发展理念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尽管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规定性,尚存在模糊认识,仍需更进一步明晰与廓清。
第一,坚持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为内核的人民主体地位。依据唯物史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国家的主人,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使命。共享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要求发展的目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成果的分享都统一于人民这个根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体性体现在认识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获得主体的高度统一性,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主体与获得主体的分离。只有创造主体与获得主体的统一,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彰显,主体的力量才会得到全面激发。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性的认识:社会主义认识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获得主体是互动性的统一;主体性的体现与公正性的实现是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包含了公正的价值要义;获得主体的实现要从劳动形式与过程、社会产品合理占有、公共资源的平等享有、社会主人政治身份的确立等方面体现。“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在梦想的舞台上享有自己的出彩机会,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外在表现。
第二,凸显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主旨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它不仅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客体尺度与目的尺度的统一,更是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社会各阶层的统一。“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体现,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共享发展,就是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幸福感的普遍提升,更有对弱势群体的特别扶持和重点关注。没有弱势群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感的显著增加,也就没有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第三,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价值原则的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发展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公正,追求目标是社会公平。共享发展不仅要求社会利益的调整和分配秩序的不断改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使其牢固确立并获得所有社会成员认同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总目标;在内容上需要在人才培养、青年人的创新创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保障、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进行部署衔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制度框架,有效地解决社会保障制度不平衡问题,逐步减少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保障政策和待遇水平的差异。
第四,形成以“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共享发展实现机制。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有创新的机制保证,其中应包括筹资机制、分责机制、保险机制、互联互通机制、合作机制和创新机制等。一是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限,推行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作用,适度均衡责任分担,特别是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划分,形成最佳合力。三是建立全覆盖、多样化的的保险机制,以政府主导的政策保险为托底、商业保险为激励、企业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保险体系。四是加强社会不同主体之间在实现共享发展过程中“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创新驱动”的衔接。
第五,打赢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基本民生”为主线的共享攻坚战。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是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民生领域,加强供给的升级,既保稳定、促增长,又提升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生存和发展日益增长的要求。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逻辑
从提出共享发展概念丰富中国发展之道,到中央提出把共享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战略,说明我们党对共享发展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逐渐深化的过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蕴含一个内在的发展逻辑。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共享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是每一个中国人能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成果,共享民族复兴的自信和共享民族复兴的精神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坚持共享发展的航标和强大动力。民族的独立是复兴的前提。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饱受苦难和耻辱,民族独立成为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的奋斗目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幕幕生动上演,可歌可泣。改革是强国之本,富强是民生之基。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谱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歌。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从深圳之窗到丝绸之路,中华大地激荡着复兴强国的伟大乐章。
第二,统筹共享发展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进行统筹。一方面,国内的共享发展离不开国际和平环境和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大势和世界公平正义大局是国内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也包括和世界上其他友好国家合作共赢,特别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机遇和世界机遇共生共促。世界和平繁荣为中国提供良好机遇,中国的稳定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机遇和世界机遇的结合与转换,将扩大世界各国人民的多方合作与利益共享。古代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的国家间合作共赢、互利共享的可行性,当今“一带一路”预示着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的充分展现。在历史机遇面前,中国必须“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第三,打造“利益、责任、命运”三维共享发展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仅仅是坚持共同享受利益和权利,而是“利益、责任、命运”三位一体的共享模式,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三者统一,共同组成共享发展共同体。三者缺少一个,就失去了共享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共建是共享利益的基础,人民群众在共建中赢得更多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同时,也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中国在世界命运共同体中享受合作共赢成果的同时,也承担着大国的责任。
第四,形成促进共享发展的“政策先导、公民参与、制度保障、价值引领”四级推动系统。坚持共享发展是一个多级动力推动系统,需要“政策先导、公民参与、制度保障、价值引领”共同发力。其中,政策先导是前提,公民参与是核心,制度保障是要素,价值引领是高点,四个方面从不同需求上形成动力,形成四级加速推动。政策先导主要是从顶层设计上把握共享发展的规律与要求,指引着共享发展的方向;公民参与是主体实践,提供共享发展的活力源泉;制度保障为共享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共享发展政策的落地生根。价值引领是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本质体现,决定共享发展的高度。
第五,在物质财富共享发展上,需要从“鼓励部分先富、打击非法所获、扩大中产范围、完善社会保障、精准扶贫攻坚”五个方面推进。共享发展不是同一时间、统一水平和只顾及获得的享有,需要有层次有区别的合法占有,以及循序渐进和重点主攻的发展战略。对于打击非法所得,不仅在于维护公平正义,更在于让弱势群体对共享发展理念更有信心。而对于扶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这就是跑赢共享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高度理论自觉。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系统概括,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道路的未来探索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中,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共享发展,蕴含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导向意识,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共享是判断一个社会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摆在什么位置的试金石。通过对共享发展理念概念的阐发和实践逻辑的把握,将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人民群众认识和驾驭共享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的能力;最广泛地扩大共享发展理念的群众基础,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推动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增强全国人民对坚持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作者单位:西安市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0一六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6年1月1日。
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