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
·西安和延安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和人均GDP在10地市中均名列前三,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双高的典型城市。为此,进一步总结西安和延安的经济转型经验和做法,对于其他地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咸阳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2,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在第5,属于人均GDP相对居中但经济转型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劳动生产率排名较靠前。
·渭南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4,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在第9,属于人均GDP相对较低但经济转型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得分较靠前。
·榆林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5,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在第1,属于人均GDP较高但经济转型能力相对居中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和该市劳动生产率排名较靠前,但知识存量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均相对靠后有关。
从亚当•斯密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总题目来进行研究开始,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等过去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如经济增长的结果、前景等问题直到近期才逐步受到关注。亚诺什•科尔内在《突进与和谐的增长》一书中曾经指出,“翻阅一下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浩瀚文献,我们发现,到处都在用宽泛的数量指标来描述增长过程,而发展过程的质量方面几乎完全被忽略了”。在多恩布什与费希尔的《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过程被认为“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其中,“生产要素的积累”是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包括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等)”则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转型正是源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强调和重视,经济转型寓于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的经济增长本质上代表了持续的经济转型过程。库兹涅茨将经济增长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现今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与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经济转型能力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变换。这三方面要素的提升,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影响了经济增长,进而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能力。
1992年,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的GDP经历了超过10年的高速增长。但从近些年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无法摆脱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随着不同要素的产出逐渐步入“稳态”,经济增速也逐渐“收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如何适应从经济高速扩张到增长收敛的转变,以及在各种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下,仍然能够保证相应的经济产出。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推出规模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副作用”也逐渐开始显现,诸如金属、能源行业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不足等一系列现象反映了经济增长动力明显衰退。甚至有专家指出,“螺旋式下降”成为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对于陕西省,其经济增长所经历的变动情况也是如此。但是还应该指出,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在1995-2015年这20年间多数年份高于全国经济增速,个别年份与全国经济增速基本持平(见图1)。
此外,从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尽管“十二五”时期,各省市如期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但由于受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加上各省份的资源禀赋差异,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不同省份的经济转型能力体现出不同水平。如在GDP增速方面,直辖市重庆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贵州通过主打“大数据”牌在欠发达地区展现出特殊转型路径,这些都为研究和提高经济转型能力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样本。此前,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已对全国31省份经济转型能力进行测评和排名,得出了一些省份基于人均GDP的经济转型能力划分区间。
根据此前测评结果,陕西省是处于经济增长提速期的21个省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支持陕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5年2月视察陕西,就陕西当前和今后工作和发展重点等做出重要指示,为陕西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步入“十二五”规划的中后期,陕西全省上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陕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五个扎实”要求(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法治陕西建设,把牢守好党纪党规这条红线,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关系,不断开创陕西省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近几年,陕西全省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效益持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陕西省被赋予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先行先试的使命,诸多相关规划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拓展了陕西省发展的空间。目前,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交流的平台主要聚集在陕西,如欧亚经济论坛及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2015年西安市被国家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日,陕西省获批成为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是西北唯一的自贸试验区,进而为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政策保证。
正是基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相互交叉,促进理论发展与现实演变的相互验证,人民论坛测评中心以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理论为指导,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分指标,对前期所构建的中国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具体修正指标将在后文中说明)。现根据2016年陕西省及10地市统计局提供的公开统计数据,对陕西省2015年10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测评、排名、比较和进一步分析。我们寄希望于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对陕西省10地市的主要做法、有效经验进行探索,并为各地市及陕西省今后促进经济社会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