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能力与人均GDP水平相关性分析
经济增长提速期是指人均GDP尚未达到较高水平且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时期。对于处于经济增长提速期的区域,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要务,同时各种要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增长的贡献也不应忽视。在之前《对31省份经济转型能力的测评及排名》中,我们可以得知陕西省属于经济增长提速期的21个省份之一。陕西省的GDP总量是由各个地市加总构成的,其下属的10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陕西省的经济转型能力。所以,对这10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既可使地市政府部门明确其转型发展的“软肋”,又可方便省级政府部门对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和战略规划。
计算和排名结果表明,陕西省10地市经济转型能力排名与其人均GDP排名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各地市人均GDP排名与经济转型能力排名总体不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首先,仅有两个地市的人均GDP排名与经济转型能力排名之间不存在位差。分别是:延安市的人均GDP排名第3,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3;安康市的人均GDP排名第8,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8。其次,人均GDP排名与经济转型能力排名之间的位差较小(小于等于3)。其中,位差为1的地市有3个:西安市的人均GDP排名第2,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1;汉中市的人均GDP排名第7,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6;商洛市的人均GDP排名第10,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9。位差为3的城市有2个:咸阳市的人均GDP排名第5,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2;宝鸡市的人均GDP排名第4,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7。最后,人均GDP排名与经济转型能力排名之间的位差较大(大于等于4)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渭南市的人均GDP排名第9,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4,位差为5;榆林市的人均GDP排名第1,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5,位差为4;铜川市的人均GDP排名第6,它的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第10,位差为4。然而应该说,尽管人均GDP水平与经济转型能力表现出不相关,但是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位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不同地市之间的发展路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宏观政策分析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测评结果及改善路径
结合各二级指标得分及其权重,我们分别计算了陕西省10地市的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三个分项转型能力得分,并依据三个分项转型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别对陕西省10地市进行了排名;再结合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我们进一步计算了陕西省10地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总得分,并依据总得分由高到低对各地市进行排名。通过对10地市间各级指标得分及排名的比较,分析各地市在经济转型能力建设方面的突出亮点,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今后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能力的对策建议。
西安: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首位,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名第2,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具有较高的知识存量排名和劳动生产率排名(分别位列第1、第2)以及较高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位列第4)。为此,对于西安市,接下来如何进一步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咸阳: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2,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名第5,属于人均GDP排名居中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劳动生产率排名靠前(位列第1)。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知识存量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分别在10地市中位列第6、第8。通过进一步分析知识存量下的两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该市知识存量偏低,主要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有关。为此,对于咸阳市,通过进一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等来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及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激发产业转换、互动的活力,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延安: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3,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名第3,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前(位列第1)。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排名靠后(分别位列第10、第8)。通过进一步分析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下的四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该市知识存量偏低,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和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较低均有关;而劳动生产率较低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均有关。为此,对于延安市,通过进一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来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以及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加快提升,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渭南: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0地市中排名第4,人均GDP在10地市中排名第9,属于人均GDP水平低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排名较靠前(分别位列第3、第4)。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9)。为此,对于渭南市,通过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激发产业转换、互动的活力,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