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深刻揭示文艺对于时代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那次座谈会上,习近平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吹响了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合号,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文艺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这篇讲话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和文艺价值,也折射出习近平作为“资深文艺爱好者”几十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走出人生第一步的梁家河,到中国政治中枢的中南海,习近平在成长中涵养出清新高雅的文艺气质以及真挚平易的人格魅力。
1983年,在河北正定办公室里的习近平。(新华社)
积淀文化底蕴:“读书已成生活方式”
习近平的深厚文化底蕴,一从读书来,二从写作来,三从实践来。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时光穿梭到1969年,16岁的习近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父老乡亲现在都还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边放羊边看书,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放工就查新华字典。对这段难忘的耕读生活,习近平说:“很多知识基础都是在那时候打下的。”
习近平谈起过,自己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习近平是一位十分善于“用笔领导”的领导人,一直笔耕不辍。在文章和讲话里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党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谈作风,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谈改革,不能“翻烧饼”;谈城建,不能“摊大饼”……语言生动,文风活泼。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为追思焦裕禄,赋词一首《念奴娇》,抒发“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的深切思念,以及“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赤子情怀。
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232篇短小精悍的政论,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等大量新观点、新论断,洋溢着清新文风,蕴含着辩证思维,及时回答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充分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和工作方法,深深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三不朽”思想,为民立德,为国立功,为党立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正定翻身记》的通讯,让昔日“高产穷县”正定,从“逼上粮山”到“走出死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当时的县委书记,正是习近平。
习近平在正定、宁德、浙江等不同时期的文章,目前已集纳到《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等专著中出版,拥有亿万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