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如何合理借鉴哲学解释学方法

【摘要】哲学是一种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哲学解释学是由伽达默尔提出的,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体系之一。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历史演进出发,指出哲学解释学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并将其与唯物辩证法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出现的现实难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应合理借鉴哲学解释学方法。

【关键词】科学基础  哲学解释  精神科学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哲学解释学的方法论意义

伽达默尔曾经说:我们所探究的不仅仅是精神科学的问题,而是人的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问题。近代哲学史上,哲学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强调主客体分离的,甚至可能是对立的,而这一对立似乎是近代哲学史上无法破解的难题。在伽达默尔之前,笛卡尔、康德、黑格尔都在用自己新的理论来克服这一对立,但是都没有成功。

伽达默尔在很大程度上对该难题进行了破解,他在其《真理与方法》一书的绪论中提出了研究的旨归,其中认为自然科学的知识以及真理此类,都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些超出了自然科学,而与哲学、艺术和历史经验更加接近的精神科学问题,这些都涉及到了人的世界经验,以及人的生活实践。在《真理与方法》出版后,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德里达、贝蒂等都在不断的进行对话,哲学解释学不断发展。

为了能够让哲学解释学应用得到普遍的发展,伽达默尔对人类实践生活和存在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思考,其基础就是“理解”。而且伽达默尔也明确了实践哲学是哲学解释学的归宿,也指出哲学解释学是实践哲学的一个部分。到了20世纪60年代,伽达默尔又发表了《科学时代的理性》、《赞美理论》等代表著作和文集,进一步对科学和哲学、主体与客体等一系列关系进行了深化。

精神科学视域下的哲学解释学

对于各学科的研究来讲,哲学解释学的出现使其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包括教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等,且在理论层面,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明确哲学解释学重要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其有着清晰的认识,即该方法只是对精神科学当中真理的揭示,理解循环是其强调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立足于唯物辩证法,基于此,通过对哲学解释学方法的科学借鉴,来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促成“实践—认识—实践”良性理解循环的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命题涌现,理解相关的命题中,“理解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典型的代表,对于该命题的看待应当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这一重要前提和条件的,基于实践的批判与历史的统一便是理解。从本质层面来讲,人类与世界间的关系既非理解,也非对话和语言,而恰恰就是实践。思维、意识、语言、精神等都是人的重要属性与特征,这些要素产生于人类的改造实践活动。统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社会实践是重要的组成与推动力,而在实践活动当中,理解和对话赋予了其更深的内涵,他们作为思维和言语共同作用于交往实践。在人类现实生活当中,理解、语言、对话有着“表现”的特征,且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对此马克思认为,所有的语言和思想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表现,语言方面,哲学家们将自身语言进行还原,完成抽象语言向一般语言的转变,就能够明确其语言是否同现实语言发生了偏离。实践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既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纽带,也促成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构建,是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的重要条件与基石。人类在实践活动当中,进行着对世界的改变与解释,人类在实践中与世界亲近,实现了自身的改变。同时,实践与理解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而对于理解的持续积累又会形成更深层次的实践,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正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才有了人类对于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认知与改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命运便依托于理解,其之后的发展就成为了一种效果史与理解史,并由解释学规律来发挥支配作用。从历史的规律来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多样性发展是趋势所在,其中解释冲突的出现也难以避免,但依靠宽容与对话来寻求一定程度的统一,实现共识上的一致性,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是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家、实践家与革命家,他们身处的时代虽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不谋而合的一致性,即基于传统,以时代要求与实践发展作为依据,立足于现实情况与客观历史来寻求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与不断发展。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来讲,其间的民情、国情及发展情况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由此形成了“视域”上的迥异。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道路呈多元化走向。

哲学解释方法支持下我国思政教育的突围

明确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从本质层面来讲,对话即是对话者彼此发现,探寻自我的过程,要求对话双方用最真实的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对话的平等性表现在对话主体的彼此理解,这一活动带有互动性和反思性,是对话主体精神、意义的重建过程,从而最终实现彼此的理解与积极影响。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主体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文本,这三者有着平等的关系与地位。高校思政教育在倡导教育者引导、指导作用发挥的基础上,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提倡与推进。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来讲,各教育主体均应保持较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虽然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也要承担起某些对自己和对学校的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思政教育过程当中,教育主体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体现在自我肯定、完善及发展方面,他们对于公正和自由充满着向往,希望通过美、善、真来构建美丽的生活世界。当人类对于自身、生活、生命活动具有意识时,他们便有可能实现对自己及自身生活、活动的掌握与支配。

政治教育的回归。就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历史的限制性是一个明显的特征,历史境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其意识、思想、观念的产生、变化、发展都离不开人的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应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生活。一方面,“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历程,这种历程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一同进步和发展的。

坚持主客体之间的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应转向交互主体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方法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克服主体-客体模式的规约,走向主体之间的交往,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在教育活动中相互肯定、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和相互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反对强制和压迫,彼此承认,相互理解,共同遵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规范,相互督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式,开展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进社会,回归到教育主体的生活世界。归结来讲,高校思政教育中交互主体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的特征:第一,立足于现实存在,来调动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承担主体责任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第二,强调了教育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并非是征服与压迫;第三,教育主体的现实生活就是教育场所,将思政教育范围覆盖教育主体的交往区域;第四,明确教育主体的综合发展是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是一个知识、行为、意志、情感全面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参考文献】

①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解释学   哲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