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握大局就是要理解党和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会从历史大格局中把握具体问题的来龙去脉,立足全球化审视每一个具体问题,学会使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把握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大局意识 理论工具 历史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引用清代陈澹然的《寤言·迁都建藩议》中的一句话,以此对全党加强大局意识提出要求。新时期,加强大局意识是做好各部门各地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工作方法论。
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要在深入实际了解和全面把握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同时,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始终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立足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来谋划各项工作。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理解的越深刻,对大局把握的越全面,就越能使本地区本部门各项工作更加聚焦实际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政策和发展规划,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短期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服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地区各部门不能患得患失,更不能盘算个人心中的小九九。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还要求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战略部署做好各项工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学会从历史大格局中把握具体问题的来龙去脉
树立大局意识要学习历史。正如习近平同志2011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可以为理解现实问题提供借鉴。《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历史可以帮助个人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当前的形势,了解世界、中国、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发展,增加制定政策、理解问题的历史厚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定力。纵观世界和中国历史,社会进步具有连续性,经济在技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组织机构,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作用下进步,保持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这些观点是当前认识和分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一部世界经济史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的历史,以这样的历史眼光来分析问题,便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历史厚重感。
大局意识要求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各种问题。现实问题的发生往往不是偶然的,是有着深刻历史原因的,了解事情发生的历史原因,着眼于历史脉络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会使政策和对策更加全面。历史上相似事件非常多,对相似事件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例如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一个短暂的经济现象,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间各国经济起起伏伏,若是对这个事件有着全面的把握和认识,会对认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大有裨益。再如,美国仅有四百年的历史,短短四百年,这个国家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惊人财富和荣耀,尤其是,这样一个年轻国家能够激发出如此多的热情。对这个国家历史的深入研读和理解,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定大有启迪。
大局意识要求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层次来认识规律性的东西,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立足全球化审视每一个具体问题
从全球化层面来认识具体问题,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会加深对实际生活的认知。例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的安全态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军事上入侵中国、分裂中国的力量基本不存在了,但是,个别国家从国际贸易、金融以及从中国上空进行卫星侦察等,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挑战。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资源市场更大需求,从陆权到海权的发展和拥有成为中国在新形势下的不二选择,这些都是全球格局变动下的中国不能回避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把整个世界链接在一起。人类一直在经历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阶段全球化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当前人类正经历着由于互联网出现而带来的深度全球化,世界上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或多或少地与全球化联系在一起。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必须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筛选信息精华,从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以观大势、看大局。要关心时事,学习时事,筛选时事,把握时代脉搏。要具备从全球格局分析本部门本地区问题的能力。把全球化进程中的趋势与本地区、本部门的问题和实际结合起来。
学会使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
理论是人类对客观发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众多个体的思想经理论家和思想家的汇集成为强大的“气流”,对个体产生了普遍的影响,甚至成为一个群体和民族思想的基础。纵观历史和现实,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其强大程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因此,应对理论和思想有足够的重视,既不能让歪理邪说肆无忌惮,也不能让现实成为思想和理论的荒漠,为了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必须推动理论和思想的创新。一个民族一旦掌握先进的理论,将所向披靡。理论思维是认识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训练。加强大局意识必须不断提升理论思维水平。各级领导干部应掌握理论并学会利用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从深层次把握现实问题的实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把理论学习当作一项基本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学习中国和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理论创新,努力做到“静于书斋,观至天下”。
要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同时,全面学习和把握当代人类各种新的理论和思想。例如,当前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正在全球兴起,这就是分享经济理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分享过剩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倡导发展分享经济。当前,加强分享经济理论的研修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分享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将大大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把握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当前,把握大局必须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进步孕育着产业变革。眼下,人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科技变革,笔者夏天考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发现学者们正在致力于一系列科技创新研究,如“人类的适应性”研究,范围囊括老年痴呆的初始治疗条件及其压力和能够看护孩子和老年人的社会化机器人,开发可以超越人类生物肢体的假体仿真。考察中也看到,人们把计算机技术拓展到室外,转向可穿戴计算、无线“虚拟”通讯,拥有共识的机器、表达的新方式,以及探索儿童学习的创新性等问题。人们在继承传统学科基础上,设计面向未来的产品,研究人类的经验如何通过技术得到提升,凡此种种。这些,只是目前科技革命的冰山一角。领导干部只有紧紧追赶快速变化的技术变革,方能领导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引领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世界正处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夜,抓住历史机遇迎头赶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关注科技革命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的大局意识。
加强大局意识还要求善于学习新科学新技术,将其贯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领导干部不仅要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发展,还要带头学习科学技术,只有学习和了解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把握科技革命的脉络,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扎扎实实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
立足美好愿景去梳理未来
把握大局就是要理解党和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所有的工作和政策制定,都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百年目标”来展开。例如,“十三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努力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全面”上做文章。
加强大局意识要求把握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地缘政治、全球格局、科技革命等新的因素的出现,必须不断提高战略决策和政策实施的预见性。恐怕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难以预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呈现现在的格局,也不曾预见苏联的解体以及目前的世界格局,从1978年至今也不过38年,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以技术进步为例,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行为定向、自我量化、情感计算、物联网、万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形成什么样的产业布局和劳动力结构,以及形成什么样的社会结构,这些似乎已知,又似乎未知,技术进步大大增强了对人类自身和体制机制的理解,也增加了许多的不可预见性。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复兴战略,使其正在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但是,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将如何围堵中国?这些都存在变数,需要认真研究,未雨绸缪。
树立大局意识需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定期出版全球趋势发展报告,对世界发展变化进行中长期预测,对未来15至20年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安全等若干重大趋势及其可能前景进行分析,展示其战略性和前瞻性眼光,值得中国的智库学习和借鉴。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冲刺,大量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也是智库的责任。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冲突与合作并存,冲突也并非都是火药味十足,形式会多种多样,有些形式可能是不曾出现过的新形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从全局把握。从现在到2050年还有34年的时间,世界格局、科技进步、地缘政治如何变化,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对这些问题的预见性,同时又要不断提升策略的应变性。提升战略思维能力,要把战术研究与战略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第一个“百年目标”,当前需要做的是加强战术研究,努力夯实实现每个具体目标的对策措施;对于第二个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战略研究,不断增强对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预见性。例如,移动医疗已经出现,并为创新者和企业家提供了巨大商机,未来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医生、病人、保险公司、宏观管理部门、企业、政府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如何利用技术进步来进一步改革困扰各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问题,都将挑战现有的医疗模式。未来有可能出现医疗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模式,使现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出困境。只有善于面向未来,不断提高战略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方能“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常故”。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③《二十四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