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如何在前往抑郁症的道路上及时悬崖勒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抑郁症的实况报告,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自杀也成为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不久前演员乔任梁的去世,使人联想到近些年发生的天才历史少年林嘉文、演员张国荣、陈琳、贾宏声、尚于博等因抑郁症走上不归路的事件,大众对抑郁症的关注度急升,网络上也相继出现了各种抑郁症心理测验。

这些测验是否科学,是否可信?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你真的了解它吗?笔者就此对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副教授范向阳进行了专访。

心理测验运用不科学会产生心理误导

据范向阳介绍,凡被称为量表,一般都经过严格的量表制作和科学的检验。“从这个角度上讲,量表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这些量表是由外国人制订且没有经过中国专家的修订,那么从文化上讲,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在应用时就可能存在不足。另一方面,量表在网上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随时都能看到,还能知道结果,这会使受测者产生学习效应,即在知道哪个题分数高或低后做出伪回答,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范向阳说。

此外,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本身不够科学或不适用于中国的心理测验,会对受测者产生心理误导,从而引起或加剧其紧张、害怕的情绪。“关注健康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动机。对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影响健康而产生担心与焦虑,也是普遍的心理反应。一旦有了这样的动机与心理反应或进行性状态,就会特别关注相关信息,对号入座。当受测者认为自己符合抑郁条目时,就会加剧心理紧张与焦虑,而越紧张焦虑就越会关注该类问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一些易感素质强的人来说,受误导的可能性会更大。”范向阳解释道。在遵循科学真实原则的前提下,心理测验不应该被滥用,也不能被视作万能。为规避网上泛滥成灾的心理测验给大众带来误导或是学习效应,心理测验就需要严格保密。

心理测验只起辅助诊断作用

对于抑郁症这样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症状复杂的疾病来说,心理测验一般只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依据统一科学的诊断标准(在中国范围内采用CCMD—3诊断标准),通过临床医生根据多年的经验进行临床观察、病史采集、精神检查来进行诊断。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心理上的一场感冒”。对于这一说法,范向阳并不完全赞同,“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属于精神障碍分类中的心境障碍,严格意义上不可以用感冒来形容。在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中,将其分为轻度、重度、无精神病性、有精神病性以及复发性抑郁症。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在具体症状表现、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如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精神痛苦程度等方面均不同,且病程通常需在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的基础上持续至少两周。”

从诊断标准中能看到,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单次抑郁发作,需至少满足以下4项症状表现,即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同时,严重标准体现为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无法做生活的斗士,却轻易选择面对死亡。在别人所无法想象的抑郁症患者的世界里,抑郁绝不是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干那么简单。

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看抑郁症成因

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相关法律框架不够完善,从业人员数量少,加之国人对心理疾病不够重视,甚至对此存在误解,讳莫如深,使大众总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心理疾病及精神障碍,也直接导致人们对抑郁症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些患者不能被理解,甚至被问“你那么成功怎么就抑郁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其实抑郁症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不能只用“不满足”来解释。神经生化的异常、社会环境或消极事件的影响,包括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心理因素,都对抑郁症有诱发作用。“性格开朗的人,意味着其少有此类病的易感素质。对于同样让人郁闷的事,性格敏感内向或偏执狭隘的人更容易受影响。但如果遇到严重击穿人的心理底线的冲击事件,开朗的人产生抑郁也是可能的。同时,认知上的歪曲、消极看待周围世界的心理倾向与消极的归因方式都是可能引起抑郁的心理因素。”范向阳说。

范向阳表示,目前在关于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中,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正式确定遗传因素对抑郁症的形成有致病作用,但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神经化学状态等方面都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只是还无法确定谁是因谁是果。

抑郁症患者需要亲朋的心理支持

北京大学版《变态心理学》主编钱铭怡在书中提到,由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残或自杀的危险,一般认为药物治疗、适当监护与必要时的住院治疗可以及时控制住病情,度过危险期。如果遇到症状特别严重需迅速控制,如药物治疗无效、不能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会在关键时刻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除此之外,光疗法和维持治疗也是帮助患者逐渐康复的生物疗法之一。

药物治疗及生物治疗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还需要辅助心理治疗,尤其是对轻度、无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和病情缓解稳定后的重度患者,心理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治疗方法。“我个人认为,只要患者能进行正常对话,并有治病的主动意愿,心理咨询师都是可以介入治疗的。至于有没有作用或作用的大小,涉及到患者心理状态和咨询师的水平,这是一个相对个性化的问题。”范向阳介绍道。

除了这些系统的治疗,来自患者亲朋好友的关心帮助,更会起到心理支持与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范向阳认为,“这样的关心帮助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上的关心帮助,使其易于生活,能获得保障与温暖;二是在心理与精神上的关心帮助,减少或消除其孤独感,使其感到自己是一个被人需要、对别人重要的人;三是在治疗过程中的关心与帮助,如辅助其按时服药等。”

比起一般人,抑郁症患者家属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从说话用语上讲,对于我们来说,出于关心的嗔怪可能是习以为常,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使其感到自尊受伤、触发其自罪甚至自杀心理的刺激因子。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己对别人的关心是正确的出于好意的,就不太注意方式,甚至觉得方式不当也没什么。但从心理角度来讲,在潜意识层面里,这种关心其实已经有了对对方责备或不满的用意融入,表面上是关心与爱,实质可能造成了伤害。真正的关心和关注,一定得适合对方。另一方面,从情绪表达上讲,家属需要对抑郁症患者付出更多的呵护,也更要小心翼翼,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陪伴就可以解决的疾病。所谓治人病者先须治己病,家属必须攻克自己这一关,才能过好患者这一关。”

及时倾诉 避免负性情绪积压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总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和情绪影响着自己,而暂时的情绪低落与抑郁又是一个从正常到异常的连续体,其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如何调整情绪并在前往抑郁的道路上及时悬崖勒马,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或存在抑郁的状态,就需要向自己的亲人或知己倾诉,将心理垃圾倒掉,恢复明亮温暖,并且在生活中要随时做这样的清理。另外,人人都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要不断积累心理生病的因素到成病难医的地步。”

而针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人群,范向阳也有一套方法,那就是助以其可接受的温暖、理解与释放,比如,贴心的拥抱、真诚的握手,或陪对方静静地坐一坐都有帮助作用。甚至,条件许可者,还可以运用沙盘疗法原理,采用相关材料起到帮助患者表达内心负面积累,疏通内心、理清心绪的作用。

抑郁症并不是不可治好,也并不是没有防微杜渐的可能。关键是,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转变对心理疾病的扭曲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科学作用,积极面对疾病,从容与之斗争。毕竟,最可怕的不是病症本身,而是自己明明握有医治根除的手术刀,却迟迟不敢下手。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抑郁症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