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应用修正后的以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三个指标为核心的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的公开统计数据,对辽宁省14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测算,经过对不同地市间经济转型能力得分、分项指标得分的比较,对各地市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我们此前曾分别对全国31省、福建、浙江、江苏、陕西、广东等省所辖地市(及州、地市级地区)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测评及排名。本次测评是以辽宁省14地市为对象,在坚持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一致性的原则下,对应用的指标数据、指标权重的设计进行了略微调整。
理论模型: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
核心指标: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测评范围:辽宁省14地市。
测评方法:相关性分析、功效函数转换。
数据来源:辽宁省及14地市统计局官网或统计信息网,主要是辽宁省2015年统计年鉴、辽宁省14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测评结果:
主要发现:
·大连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和人均GDP在14地市中均排名第1,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双高的典型城市。为此,进一步总结大连的经济转型经验和做法,对于其他地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锦州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4地市中排名第4,人均GDP在14地市中排在第10,属于人均GDP排名靠后但经济转型能力较强的典型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锦州市经济转型能力排名综合得分较高,主要得益于该市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较靠前。
·鞍山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4地市中排名第11,人均GDP在14地市中排在第4,属于人均GDP排名靠前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后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和该市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有关。
·葫芦岛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4地市中排名第14,人均GDP在14地市中排在第14,属于人均GDP、经济转型能力均排名靠后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和该市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排名靠后有关。为此,对于葫芦岛市,更好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同步推进,是其今后工作的重点。
从亚当•斯密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总题目来进行研究开始,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等过去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如经济增长的结果、前景等问题直到近期才逐步受到关注。亚诺什•科尔内在《突进与和谐的增长》一书中曾经指出,“翻阅一下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浩瀚文献,我们发现,到处都在用宽泛的数量指标来描述增长过程,而发展过程的质量方面几乎完全被忽略了”。在多恩布什与费希尔的《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过程被认为“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其中,“生产要素的积累”是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包括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等)”则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