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去产能”为首要任务。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制造业,以及房地产业,产能过剩进一步造成债务重负。为此,我国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和库存,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
我国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又是市场盲目扩张所致。这正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缺陷作用的结果。产能过剩企业中以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居多。反观很多的私营企业,它们并不用政府过多关照,产品供给多了就压缩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了自找出路,资本也会向其他行业自由转移,国家也不必为其操心人员安置、债权债务清理,更不必为其奖励补贴。如今,国有企业虽然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大型国有企业始终离不开政府,长期形成了依赖政府的思维定势,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化解产能过剩往往成为偏离市场的“空转”。
首先是政府的“父爱主义”。对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政府的“父爱主义”主要表现为政府把企业“去产能”的任务挑在自己肩上,以行政方式推行。如我国政府在现行的工作机制下,往往习惯性采取目标分解方式,按行政区划层层分解“去产能”指标。“父爱主义”还表现为一些政府提供诸多的政策配套,制定了“去产能”的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激励企业去产能。“父爱主义”最突出的在于“财力支持”,由政府拨付“去产能”的奖补资金,再落实到企业。这种行政推进的工作机制,产生了行政流程“空转”,企业更在意的是在“财力支持”上分到一块“蛋糕”。
其次是地方的“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对于已经形成的产业布局难以割舍,故各地方政府都倾力对外地产品设置市场壁垒,本地产能缩减则不紧不慢,指望其他地方先减产能,待市场供求平衡后,保留的产能再逢生机。这在房地产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各地房地产超量开发,空置房产滞销,但许多城市的地价依然不断攀升,“地王”频出,房价依然居高不下。这是因为房地产业对地方GDP和财政税收的贡献较大,是地方政绩的主要体现,故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积极支持去库存,却无意去产能,房地产开发有增无减。
再次是企业的“机会主义”。一方面,一些产能过剩企业等待政府救助“去产能”,指望政府在企业产权重组、人员安排等方面消化去产能成本;将企业压缩产能建立在政府资助和政策扶持基础上。另一方面,一些产能过剩企业以消极和观望态度对待“去产能”。这些企业往往盼望其他企业先去产能,待市场供求平衡后,再抓住机会重生,并在未来占据有利竞争地位。更有甚者,随着调控政策的效应,今年以来钢材等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于是一些企业又试图复产扩产。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不减等状况与国家的去产能战略形成“拉锯”。
要破除以上三种障碍,才能有效化解行业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为此,一是克服政府的“父爱主义”,促进企业依靠市场化操作“去产能”。对于产能过剩企业,要将去产能绩效与企业盈利、职工薪酬、管理层年薪等方面相挂钩;政府不包揽“去产能”工作过程,只要做好“去产能”的政策服务、信息发布和行业指导;废止项目审批制的奖补资金,将“去产能”的资金使用纳入信贷体系;将“去产能”过程中的劳动力消化和安排,交由劳动力市场机制和社保机制来解决。
二是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要做好“去产能”的政策引导和服务,而非包揽市场事务。对于房地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尤其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加快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地方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增效益,增强地方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地方产业的竞争力。
三是消除企业的“机会主义”,促进产能过剩企业主动去产能,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企业先转型先受益,先去产能先解脱;通过市场倒逼企业对过剩产能的自主减量、自我淘汰;钢铁、煤炭等资源能源型企业要向绿色、环保、节能、循环型企业转移和升级;促进“去产能”的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完善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编/张寒 美编/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