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印度腐败治理的现实镜鉴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困扰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产生了很大打击。莫迪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在制度上铲除腐败;从主要政治领导人入手进行反腐;强调改革放权和发展经济,通过放权来促进反腐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要】长期以来,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困扰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产生了很大打击。莫迪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在制度上铲除腐败;从主要政治领导人入手进行反腐;强调改革放权和发展经济,通过放权来促进反腐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腐败 政府能力 印度政治 【中图分类号】 D501 【文献标识码】A

腐败问题长期困扰印度政治经济发展

印度自独立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一个显著的问题随之暴露,那就是严重的腐败问题,其中包括吉普车交易丑闻案、博福斯军火腐败案、梅赫塔欺诈案以及其他腐败案件。据1995年《印度时报》的调查显示:“98%的政治家、97%的警察、88%的公务员、80% 的律师、76% 的商人、69% 的银行职员、66%的法官、55%的编辑、43% 的教师都存在腐败行为。”印度前总理拉·甘地曾指出:“国家拨给穷人的救济和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中只有15%能落到实处,其余85%全被截留。”在印度的各个重要行业部门中,民用航空、银行与金融、重工业制造、制药与医疗、交通运输与贮藏、采矿等10 个部门属于腐败比较严重的部门,军事与国防、公共工程两个部门属于极端腐败的部门。近年来,随着印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快速推进,国家对能源及工业原料的需求呈不断增长之势。印度大型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不断增长,腐败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短板,公共服务和贪污腐败防治的缺口将可能继续扩大。

严重的腐败问题长期困扰着印度政治经济的发展。腐败盛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也产生了极大打击。据国际透明组织最新公布的《2015年清廉指数报告》显示,印度廉洁度前移了9位,从2014年的85前移到76。在168个国家中,印度的廉洁度仍然处在“不及格”状态,百分制中只得38分。但“莫迪式反腐”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印度的数据已经比几年前有所改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囿于印度经济和政治结构的缺陷,其腐败问题很难得到迅速而明显改善。

失控的国家权力成为贪污腐败之源

第一,政治制度缺乏权力制约。1947 年至1967 年间,国大党在历届大选中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其他政党根本无法通过政治竞争成为国大党的替代力量,无法有效制约国大党的政治腐败行为。国大党政府垄断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并控制了报刊、媒体等舆论资源,加剧了腐败的蔓延。许多国大党党员进行权钱交易,他们在做这种肮脏交易时来者不拒,甚至还以各种经济法为依据,控告并威胁那些不积极向国大党捐款的人。例如,某个部门会故意放出风来,说政府要将某个工商企业收归国有或对其进行整顿,制造紧张空气。①1967 年印度大选中,国大党在人民院的席位比例从73%下降至54%,并且只在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等7 个邦获得多数席位,其余17 个邦全部落入反对党手中,“国大党体制”开始瓦解。1977 年的大选中,国大党被人民同盟、印度民众党等政党联盟击败,并组建了独立以来的第一个非国大党政府。印度学者哈桑指出,政治竞争发展的结果往往是形成了一种基于庸俗政治交易的“市场政治”,印度政治竞争的恶性发展为大量政治黑金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此外,印度在建设一个透明、高效、廉洁政府的同时,又缺乏司法、金融以及财政制度管理的高级人才。议员的高薪和对公共资源的调配权对心怀叵测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不少人因此参与竞选,给选举制度投下了阴影。印度自从建国以来,政治贪腐的案例层出不穷。著名的金融大鳄仓德拉斯瓦权倾一时,拉奥内阁几乎所有的部长都要去他那里朝拜;前旁遮普邦内阁首席部长普拉塔浦深陷腐败丑闻的时候,他的儿子素连德却敢用枪逼着选民投票,硬是把他选上了邦议会。

第二,混合经济加剧腐败。印度政府机构的权限范围不清楚,极易出现寻租行为,造成政治上的腐败。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过强,强化了政府的经济权力,为官商勾结创造了条件,少数“特惠财阀”以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官员中的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日趋盛行。一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官僚化严重。印度的国有企业实行垂直管理,企业经理对于下属部门主管拥有绝对权威,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严重官僚化,并且公营企业还受政府管制,加重了官僚习气。②二是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公营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职工的工资和福利无关,这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包括各级主管官员、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在内的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任何有损其利益的措施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以企业工人为例,印度有组织的就业人数大约3000 万,其中1875 万人集中在国有企业,他们反对公营企业私有化,反对裁减工人。尽管国家设立了200 亿卢比的重新安置基金来安置被裁人员的生活,但仍难以平息下岗者的不满。③

第三,腐败文化盛行。印度民间有所谓“适度偷点论”的观念,这是缘于印度社会中长久存在的深厚的腐败土壤。“民主”的印度腐败横行,亦与其历史和宗教有关。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就盛行求官员办事必得给一笔“跑腿费”的“潜规则”,且上上下下对此都十分宽容。比如在卡纳塔克邦,在任何行政管理部门,只付规定的费用是办不成事的,除非给经办人手上“抹油”。此外,印度教有一种信仰,到恒河里洗个澡就可以洗刷掉以前所犯的所有罪恶,重新做人。贪官的“信仰”就是在恒河里一边洗澡一边说:“洗完这个澡,我就可以重新贪污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镜鉴   印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