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长征精神的魅力缘何经久不衰(2)

核心提示: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他们虽然面临着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和敌对势力的多重威胁和挑战,但他们始终矢志不渝,表现出为了理想牺牲、奋斗、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然而考验还不仅仅在于此。在面对自然给予的无情挑战之时,红军还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我们所熟知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为残酷和惨烈的战斗之一,为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五万多红军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参加了湘江之战的老红军彭焕生至今犹记“身边的战友成批成批地倒下,尸体堆成山”的惨烈情形。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长征的艰难险阻也铸就了千难万险压不倒、气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红军战士。红五师师长贺炳炎,右臂六次负伤,需要做截肢手术,当时没有手术器械,医生只好用锯木头的锯子锯掉他的手臂。没有麻醉药、止痛药,他硬是把咬在口中的毛巾都咬碎了。贺龙特地留了一块锯下来的碎骨头,用它来激励、教育干部:“看,这就是共产党的骨头!”1936年2月12日,一位来自涪陵的红军彭家模在四川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四合院的南侧墙壁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对于死亡近在咫尺的红军而言,支撑他们的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就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勇敢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就是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靠的就是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永远保持红军长征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1935年3月5日,红军离开遵义,9月末到达甘肃的通渭。30日,在干部会上,毛泽东说道:“你们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已经走过了10个省。走了两万余里,打垮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战胜了种种困难。你们都是革命的珍宝,是民族的精华。”接着,他豪情满怀地为大家朗诵了《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流露出的振奋激越之情,是红军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革命情怀的最好体现,也是对这场波澜壮阔、无与伦比远征篇章的精彩抒写。

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我们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一切困难。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困难,我们都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创造必要的条件,讲究对付的方法,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将它们克服下去。根据我们几十年的经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果然都被克服下去了。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他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这里就得出一条经验,它叫我们可以藐视困难。这说的是在战略方面,是在总的方面。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难,我们一眼就看透了它的底子。所谓困难,无非是社会的敌人和自然界给予我们的。”这其中包含了毛泽东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经典总结,而长征的魅力也恰恰在于此。这种正视困难、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和科学态度,使长征精神焕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对于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而言,长征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经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长征又是影响一个民族的重要历史过程。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也唤醒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成为危难时期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长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那里得到了延续。在抗日战争中,无数的中华儿女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80年前,远征中的红军战士们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了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就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长征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德]李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1932-1939》,北京:现代史料出版社,1985年。

②[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过家鼎等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长征   经久不衰   魅力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