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新探

【摘要】就文化层面而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用倾向”始终争论不休,坚持“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的讨论层出不穷。在当下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历史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从传统的理论层面发展到实际的指导层面,为当前的改革增添科学理论依据和先验性的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 体用观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在过去历史的转折点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给我国的每一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靠。在历史的长河中,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给予了我党准确的实践指导。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人民的实际需求,我国在每个重要历史阶段都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改良,这也促使我国一步步登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含的科学性,在我国生产结构关系的调整上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层级拓展

体用与取舍的关系在国内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最为著名的论点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既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文化的根本特性与传统文化习惯,也要从部分处着手改革,适时地剔除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传统习惯的内容,在历史社会的大环境下寻找更加符合当代文化利用的新的体用范式。”

在论及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应用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一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简单概括。这种论点将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为讨论中心,以期外部世界能够顺应我国历史的发展需求而自觉地进行调节和变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反观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我们不难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往往很难跟得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此外,金融贸易层面的世界一体化格局,更加造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文化与管理上的困局和一种相对脱离当前世界现状的发展状态。不论是对我国的综合战略调整,还是对当代社会的技术推进、社会结构层次的变革,这都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用观仅仅是一种“西学东渐”的观念,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言:这种发展模式很有可能造成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断层。简而言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观点是相对狭隘的。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文化在一段时间内也出现过“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倾向,这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我国民族自信心的衰落与后退,也是一种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潜在自卑。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倾向也意味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在物质资本的规训之下,人们失去了对待文化的正确判断力,“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所表述的基本上是一种迟滞的,甚至是狭隘的价值观念。

在中西方两种重要的思想资源上,以任何一种思想为“用”的表述,恐怕都是不合适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将东西方文化划清界限的方法,也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的基本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复杂国情的大国,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内涵上,也应该分层次、分角度地来看。如果只是从单方面强调“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理论内涵,顾此失彼,流连于“名”,就会失了哲学的本来义理。

仅仅承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将落入文化保守主义;而只强调西方文化,排斥东方文化传统,甚至是躲在西方文化的故纸堆里,用“借鉴”代替思考,则会失去实际的实践机制和文化创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用观,本就与中国这些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密不可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通过现实的劳动和实践,中国必将从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方法和经验。其次,在目前理论氛围不强、问题意识不强、囿于传统观念的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我们也格外需要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式,来促进传统模式的转变。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对中西文化进行辩证地理解、分析和综合。

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

中西体用,依据实际。首先,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的层面上,应该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体用观念。要从根本出发,在针对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的问题上,应该有意识地淡化以某一种文化为主导的观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有很大的差异,在经济、文化、政治的建设上都不能够用单一标准来进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普遍建立起一种依据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观,而不应该用单一的标准、单一的指导覆盖所有的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分析,往往才能够达到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目的。

理论突破,指导实际。哲学作为理论思维的历史,应该从历史的发展中汲取重要的指导经验。从具体层面上来说,哲学应该是一门充满问题意识、具有思辨性的科学。在一些传统的文化指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哲学理解的偏差。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的讨论往往囿于书本理论,且讨论的内容和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哲学不同于历史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哲学是一切学科实践经验的凝练,是一切经验的简洁概括。据此来看,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研究上,应该突破理论的局限,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目前,国内有较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意识不明确、对具体问题诠释不到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目前我国改革实践的发展进程。

实践为民,发展为民。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马克思哲学理论为指导的哲学体用观,首先要确立以人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指导观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实践本身还是为了人民。然而,在愈加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中,我们却发现:实践为民、发展为民的体用观点正在逐渐呈现出消退趋势。社会中层出不穷的贪污、欺诈现象,既可以看成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片段,也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和问题的标志。在探讨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明确马克思哲学服务的具体对象、服务目标和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突破。

总而言之,不管是“西体中用”还是“中体西用”,二者之间的论争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提出创新观点时,研究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理论的藩篱,突破当前文化环境的限制,解放思想,通过实践经验和实地观察,对当前的文化环境建构提出创新性的思考。其次是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经过充分地论证,以理论服人。最后是要有广阔的历史实践观。时代在变,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指导细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探寻当前世界。同时,也要基于中国的历史现实和当前发展的实际态势,从马克思主义体用观的基本发展角度提出相应的文化建构和理论探索。要把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找出来,具体分析,寻求科学的理论对策。通过创新,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用思想,以更加清晰透彻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学院)

【注:本文系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ZSSZ016)成果】

【参考文献】

①方克立:《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体”、“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②余新华:《新社会 新国家 新文化——谈谈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核心与基本职能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责编/周素丽  王妍卓(见习)    美编/王梦雅(见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