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美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科技城市,都为绵阳市吸引了大量的高学历人群。另外,绵阳重视文化教育投入,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8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2万;拥有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师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高等院校1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6所和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8所,基础教育全省领先,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规模居西部地级市前列,教育园区初具规模;接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3577人,其中硕士985人、博士304人;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6项,落实无偿资金6407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8项,落实无偿资金7460万元。全市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9家,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全市全年共申请专利5991件,专利授权3071件。同时,绵阳市深入开展“十项民生工程”,17件民生实事、178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惠民生事业的繁荣,也吸引着很多人才来此就业安家。
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劳动生产率排名居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分别在21地市(州)中位列第10、第14。通过进一步分析劳动生产率下的两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该市劳动生产率之所以居中,主要与工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有关。为此,对于绵阳市,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以及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激发产业转换、互动的活力,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两个重要着力点。
成都: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3,人均GDP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2,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排名均靠前(分别位列第2、第4)。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19)。为此,对于成都市,不断提高产业转换、互动的活力,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南充: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4,人均GDP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18,属于人均GDP水平低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排名较靠前(分别位列第4、第6和第8)。为此,对于南充市,应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并不断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遂宁: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5,人均GDP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16,属于人均GDP水平低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市经济转型能力较强,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排名较靠前(分别位列第5、第7和第3)。为此,对于遂宁市,应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并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德阳: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6,人均GDP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3,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排名均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得益于该市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排名均靠前(分别位列第6、第5)。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17)。为此,对于德阳市,不断提高产业转换、互动的活力,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资阳: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7,人均GDP在21地市(州)中排名第6,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排名均靠前的城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靠前(位列第1)。
资阳市是省辖地级市,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中国西部车城”“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中国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贤故里”“中国长寿之乡”等城市名片。产业结构转型方面,资阳市政府大力实施“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较快。96家规模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2%;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6%;产值上亿元企业达59家,纳税过3000万元的企业达4家;新增“四上”企业14家,个体工商户转企业131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9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家;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与上市企业、央企、国企合作共赢,森华林业与吉林森工、颐丰食品与北京二商集团成功签约;新引进工业项目24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8个。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5:55.6:22.9调整优化为20.5:56.1:2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1%、69.2%、23.7%,分别拉动GDP增长0.7、6.9、2.4个百分点。
但比较分析结果还显示,该市的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排名靠后和居中(分别位列第15、第12)。通过进一步分析知识存量和劳动生产率下的四个二级指标,我们发现,该市知识存量排名靠后,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和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低均有关;该市劳动生产率排名居中,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低有关。为此,对于资阳市,通过发展各级教育和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来提升知识存量,以及不断探索提高工业生产率的经济转型路径,是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三个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