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机器人“入侵”,新时代的“羊吃人”运动?

联合国近日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中,2/3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报告指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和电器行业之中。这意味着出口部门依靠上述行业的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巨大风险。

实际上,不仅仅是传统纯工业部门的工业机器人将会全面铺开,而且服务领域的服务行业机器人也在跃跃欲试。近日,笔者到基层银行调研,银行业网点包括大堂经理岗位都非常期望服务机器人投入使用。一位基层行长说,投入机器人成本两年就可以收回来。目前,全球包括中国的银行业都有使用机器人的规划,个别银行已经开始拟投入使用。未来金融服务业中的物理性网点或被科技金融彻底“消灭”,基层网点柜员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包括富士康集团正在投巨资,大规模投放机器人。未来工业机器人、服务业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都将会大规模投入使用。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采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都高于其他国家,2016年底或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尽管密度不及德国、日本以及韩国,但是在生产中使用机器人的节奏之快,可能缓解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竞争性优势受到的侵蚀。

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动力源在于企业公司具有使用机器人的内生动力。对于富士康这类公司来说最急切投入机器人。在工业程序化操作中,工业机器人比人工要精准很多。更加重要的是,机器人不存在异常复杂且棘手难于处理的劳资关系,也不会与管理者吵架,也不用缴纳社保等成本负担。最复杂的关系莫过于人际关系,最难处理的事情莫过于人的问题,机器人把企业公司这个痛点全部消除了。在这样的驱动力下,机器人扑面而来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机器人扑面而来很快将会给社会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动力被机器人代替,即“机器吃人”的问题。这个替代不仅在于工业企业,服务业、高端金融服务业都将受到冲击。受冲击最大的群体是简单劳动、低端产业以及低学历阶层。这些群体岗位将面临被机器人替代,劳动力面临失业的情况。

从地区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对低端,包括部分高端服务业岗位面临的冲击较大。对于中国来说,冲击或许更大,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背后是世界最大的就业大军。

各国的应对之策是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容纳就业量大的中低档餐饮,休闲旅游娱乐,健康保健养生。对于中国来说,潜力最大的就是养老系列产业。这样才能减轻机器人带来的压力。

机器人大量使用对财政税收的影响,需要认真研究。不过,对机器人征收大量税收的做法,虽然方向正确,但是不到时候,不能操之过急。以机器人为主的制造业对用于社会转移支付的财政收入的冲击结果是,无法补偿因机器人而失业的工人,也无法支付最低工资以阻止中低技能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个问题最好从其它税收中补偿。等待机器人普及后再设计税种征税不迟。

机器人的扑面而来,提醒各个国家政府特别是制造业大国,到了综合考虑应对之策的时候了。

(余丰慧,财经评论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