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城市发展转型中的文化建设(2)

核心提示: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发展转型的实现方式,也是城市发展转型的目标之一。城市发展转型中的文化建设,应该明确转型中的坚守与突破,使文化载体真正成为文化精神的触发器,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各层次文化需求,鼓励社区治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建设创意城市,真正实现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

城市发展转型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文化建设形式大于内容

现阶段,各个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一些洋建筑、仿古街、文化遗迹、人文景观的开发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文化建设不仅拘泥于表面,还存在千篇一律、开发方式单一、方法太过初级的问题。这体现出不少城市的文化建设急功近利,比如,看到南锣鼓巷、田子坊等商业化模式的成功就在各地进行简单地复制,为了表现一定的艺术气息就随随便便拆除古建筑而搞出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些行为的产生都是源于城市规划者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城市发展规划的深思熟虑,以致买椟还珠,使这些“建设”出来的文化替代了城市真正的历史文化精髓。

这样表层的、浅薄的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内涵,更因其低级、低效的开发方式破坏了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精神。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是人们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习近平总书记曾为《福州古厝》作序写道:“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城市文化与文化载体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出城市的文化记忆,这些以建设文化之名行破坏文化之事的行为不仅使得城市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歪曲乱造,还会造成原本的城市精神坍塌和被掩盖。

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如火如荼,城市的范围和规模不断地扩大。然而,政策和产业拉动型的城市化运动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不断突破,却遗留了很多社会文化问题。印第安谚语说,“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城市发展也是如此,经济走得太快,文化落在经济后面。在新城区,快速城镇化产生了“半城镇化”和“空心城镇化”的问题,农民进城上楼后,在楼道里养猪的故事屡见报端,说明这些“新市民”虽然改变了身份和居住环境,但其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属于农业社会,他们的农业文化并没有随着农村身份变成城市身份而转变为城市文化,说到底是城乡文化的差异问题。不仅如此,即使在传统城区也存在着文化空虚的问题,城市快速发展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却进一步挤压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空间和时间。忙于生产的市民们没有精神文化消遣的场地和闲暇时间,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基本以退休人群为主,其中,以退休大妈为主体的广场舞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可见,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单一且匮乏,文化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待满足。

新旧、城乡文化的融合再塑问题

文化跟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就必然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已经逐渐消逝,比如过早文化和夜市文化因为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和城市管理的要求已经逐步地消失。随着城镇化而进入城市文化的新市民们,也因为环境的转变而失去了继承和发扬农村文化的土壤,传统的农业文化随着农民身份的转化后继无人,适应城市生活的文化还没有形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到传统年节气氛的淡化,这正是因为年节文化本身就是农业文化的产品,而农业文化却在城市发展中逐步被抛弃,远离了土地也就远离了原本的文化。随着环境的变化,精神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的矛盾,不断涌入城市的新市民带来的城市阶级增多、分工混乱、认同感和归属感缺失的问题也冲击着城市文化的构建。如何更好地处理传统的、农业的文化消失和现代的、新城市文化的再塑决定着未来城市文化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转型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明确转型中的坚守与突破

转型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对于文化建设来说,保持跟过去的联系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是文化发展的根源和基石。因此,转型中特别要重视的就是不能脱离过去的文化,无论是糟粕还是精华,都应该客观正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选择性的开发。

城市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尤其应该受到重视,这些承载着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烙印,但却难以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对此则应该在坚守中有所突破。有形的文化如老街巷、特色建筑、方言、地方戏剧、手工艺等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可以通过重新开发利用、保护式开发、跟现代工商业相结合等方式,创新盈利模式,使其尽可能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之中。而无形的文化如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受到现代化的冲击最大,虽然难以保持原状,但是可以用创新发展的理念接受新旧文化的融合,尽力实现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

文化载体要真正成为文化精神的触发器

城市文化建设不能忽视文化内涵,不能仅是建设文化园区、文化聚集区、文化地标之类的“形”,最重要的是让城市具有文化的“神”。城市的文化设施不应该仅是硬件,硬件设施的建设是要为软件服务的,旨在通过形式感激发文化内涵,让文化载体成为文化的催化剂,就如法国餐厅里的桌布和鲜花不是文化,其营造出的浪漫情调代表的正是法式的文化。因此,城市的文化地标也不能仅是象征性的建筑物,而要真正承载或是创造一定的文化价值。

首先,文化建设要有怀旧情怀,要善于利用和建设文化链接,发挥文化遗址的重要作用。比如美国将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实际场景和他写作时的酒吧都保存了下来并开发成景点,游客身临其境便能真实感受到书中所描绘的精神。通过这样的连接让文化和城市相融合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这才是文化景点真正的价值。单纯的商业开发不仅价值有限还有生命周期,而文化精神是永恒的。其次,在文化载体的建设中,不仅要融入人文情怀,还要优化服务功能,提高文化载体激发创意、活化文化资源的能力。比如798艺术园区,通过将创意设计人员引入和聚集使之成为了一个创意空间,不断的提升其产业价值、艺术价值、品牌价值。此外,文化载体还可以承担服务居民、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融合、提升对外文化形象等功能。对此,要加强文化规划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引导机制,让文化的软实力真正影响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最终以文化的和谐营造社会的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各层次文化需求

不论是城市发展转型还是文化建设,其核心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居民的福利增加、幸福感提升。因此,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切实提升普遍的大多数人的福利,不能表里不一,以表面的繁荣而降低居民真实的生活体验。在构建市民文化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求,有层次地进行文化建设,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普及化,再到满足差异性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文化服务供给。

对此,首先要保障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确保所有市民都被纳为服务的对象,可以有秩序地参加精神文化活动。其次,对不同的文化形式和组织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比如以农民为代表的新市民,身份的转变不代表生活方式、理念已经市民化了,在新城市文化构建中,要包容他们的文化,使之能够形成适应城市发展的新文化。最后,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仅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新的经济,提升文化消费,帮助产业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文化建设进行布局,为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文化思潮的引领打下基础。

鼓励社区治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中的一个新型热点,这里的社区不单纯指人们生活居住的小区,而是广义的社区,包括居民区、大学校园、园区等人口聚集的组织。社区生活的参与者通过与政府、社区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协调运作,对社区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增强,社区秩序优化,社区精神文明进步。通过社区治理的理念来建设基层文化,可以实现对基层文化的直接定向引导,避免了自上而下渗透过程中每一次传递而产生的衰减和偏差,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建设的精确性和到达率。

在具体设计中,一方面要发挥大学、创意园区的文化辐射力,鼓励这些创意源(如大学、设计院等)以开放的理念与周围社区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实现一定的资源置换,更重要的是实现先进文化的传播,让文化和创意直接影响生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让普通人的一个个小创意汇聚成文化现象,就像某些高校附近的涂鸦墙那样。基层文化建设尤其要重视居民自己创造的文化,通过在共、私、小区领域合理发挥文化创意的作用,将文化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建设创意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英国城市研究专家查尔斯•兰德利于21世纪初首次提出了创意城市的理念,他认为任何城市所拥有的潜能,总是要比任何人乍看之下所认为的来得多,任何城市问题都可以用创意去解决,只要给普通人机会,他们也能成就非凡的事。对于现存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内涵缺失,文化失衡的问题,可以用创意再塑的形式试图解决。台湾的宜兰县通过创意城镇的整体塑造,重新构建了产业形态和人文生态,实现了经济振兴和社会和谐。创意城市不仅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对策,也将是城市发展转型的一个方向。

创意城市理念的倡导者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汤姆•坎农认为,未来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更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来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创意的思维和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创意城市将以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同时将文化创意融入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推动创新。建设创意城市,一方面让文化创意融入居民生活,将赋予城市居民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填补城市发展中文化滞后、文化缺失的问题,满足城市居民的深层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各个创意阶层、组织、个人的有序运作,激发全民的创意热情,共同推进城市向创意城市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为城市居民营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执笔: 人民智库研究员 王 虹(见习)】

注释:

[1]刘士林: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城市发展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