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以党建创新助推脱贫攻坚的地方探索(2)

核心提示: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2015年11月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地方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地方党委政府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先锋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地方资源,创新探索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凝聚合力治理贫困。

贵州黔东南:“党建+多产业”模式

背景:隶属贵州黔东南州的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在黔东南州西北部,此前统计,全县有7个贫困乡镇,104个贫困村,7.99万贫困人口。为确保尽快实现精准脱贫,黄平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积极探索党支部+N“产业党建”新模式,铺设脱贫攻坚快车道。

举措:第一,“党支部+产业协会+贫困户”的“跨区产业”党建扶贫模式,抱团发展促共赢。通过“党支部+产业协会+贫困户”运行方式,以种养植专业协会为平台,采取支部抓协会,协会扩产业,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有效发挥农村党员“土专家”“小能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贫困户土地入股占30%、协会占30%、贫困户劳务输出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的3331分配”的抱团取暖方式,实现了贫困户可以流转土地得租金、参与劳动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找到了稳定脱贫的新途径。

第二,“党支部+村级创业园”的“返乡创业产业”党建扶贫模式,能人示范促带动。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不断有外出务工的党员返乡创业,但苦于对家乡发展变化不熟悉,同时还受制于道路、用水、用电、贷款等方面的服务配套不齐,往往收效不佳。针对这一现象,黄平县各村级党支部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努力为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在外务工党员返乡创业搭建平台。

第三,“党支部+集体领办产业”的“集体经济产业”党建扶贫模式,夯实基层筑堡垒。黄平县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激活资源要素,积极探索村集体领办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全县村级领办、创办集体经济产业22个,村均集体年增收3万元以上。

第四,“党支部+电商”的“农村电商产业”党建模式,强农富民助发展。在“党支部+电商”工作的推进中,黄平县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牵头作用,探索形成“党支部+电商+网点”(服务站、孵化中心、龙头企业)的形式,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村发展、服务群众创业方面的正能量,以此推动电商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在得实惠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通过实施“党支部+电商”,该县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第五,“党支部+农旅”的“农旅产业”党建扶贫模式,奔康致富铺新路。在狠抓产业党建助推发展中,黄平县不断强化农旅引领,全力推进旧州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农旅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一主两配”(蔬菜—马铃署产业为主,草地生态畜牧业养殖—优质牛肉和精品水果—蓝莓为辅配套发展)和“一园多区”(即高效示范区、休闲观光区、科普体验区、农产品加工及冷冻的物流功能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布局。

成效:一是黄平县各级党支部积极努力为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在外务工党员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全县返乡人员共创建黄鳝养殖、药材种植、灯具加工、酿酒加工等微型企业共365个。

二是黄平县积极探索村集体领办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全县村级领办、创办集体经济产业22个,村均集体年增收3万元以上。

三是自黄平县被列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试点县建设以来,实现了阿里负责人1人,县级工作人员4人,志愿者5人的“1+4+5”电商人员,开通400公里连通县城与村落的4条物流路线,打通了农村物流、信息流“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党支部+农业+扶贫+旅游+大健康”工作思路。

四是6家企业入驻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直接解决3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五是借助园区建设的契机,川心堡等三个村党支部帮助指导成立蔬菜、柑橘、马铃署等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吸收15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预计户均纯收入2万余元,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农业+休闲+科普”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江西赣州:“党建+三大行动”模式

背景:隶属江西省赣州市的安远县是地处江西省南部的革命老区,2015年安远县完成了1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2.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其中1627名残疾人),贫困发生率降低约6.7个百分点。近年来,安远县新龙乡以“党建+精准扶贫”工作思路,着力实施党建+产业扶贫+关爱健康+扶智立志“三大行动”,从经济脱贫、健康脱贫、精神脱贫“三位一体”助推扶贫攻坚,确保群众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奋力打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样板。

举措:第一,党建+产业扶贫行动,助推“百千万”工程。新龙乡以“强乡、兴产、富民”为目标,按“支部带头、党员示范、合作社铺路、基地架桥、互助会助力、电商提速”的发展模式,综合发动党支部和党员力量,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在全乡扶持10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光伏产业或享受移民搬迁扶贫政策;在贫困户中发展1000亩以上百香果或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免费为全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赠送10000羽以上虫草鸡或湘西土匪鸡种苗。一是由村党组织牵头,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建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示范点,领办专业合作社,借助以“学习互助、技术互帮、劳力互补、资金共筹、信息互享、土地互换连片”的互助会,助贫困群众创业无忧。二是村“第一书记”协同村“两委”、驻村“连心”小分队制定本村扶贫开发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三是机关党员开展政策宣传到户、教育培训到户、产业扶持到户、劳务输转到户、技术服务到户、排忧解难到户、基础设施改善到户“七到户”活动。四是在农村在职党员中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建立帮资金、帮技术、帮信息的帮带共富模式。五是积极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活化家乡产业发展。

第二,党建+关爱健康行动,服务群众助脱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因病致贫是攻坚的重点、难点之一。新龙乡一方面针对“看病就医”问题,集中力量,将全乡贫困户数据提供给乡卫生院,由乡卫生院牵头,对辖区内贫困户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贫困人口个人动态电子健康档案,根据病情病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随访、指导健康等服务。组建党员爱心医疗服务队,定期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巡回医疗活动和义诊活动,免费为贫困户检查身体、诊疗看病,提供人性化健康服务,并每月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另一方面,作为赣南采茶戏发源地,新龙乡充分发挥九龙山采茶文化氛围浓厚的优势,在全乡范围内推广采茶健身操,各村搭建采茶戏小舞台,成立全县首家乡(镇)级采茶戏剧团,免费为各村培训采茶戏教师队伍,并且每半月组织一次采茶戏巡演,为村民提供实惠有效的健身平台。

第三,党建+扶智立志行动,扫清障碍筑堡垒。针对目前农村存在一些贫困户不思进取,依赖“等靠要”的现象,新龙乡将精神脱贫纳入扶贫攻坚重点工作,变祠堂为课堂,建立全县首家扶贫攻坚精神脱贫教育基地,把最美安远人、赣州好人、江西好人等先进典型事迹作为教育素材,面向贫困户、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群众开放,提供传统文化、法制文化、孝亲敬老文化、感恩文化等方面教育。通过开设乡村百姓励志课堂,打破传统说教模式,讲述村民身边事迹,统一组织专题宣讲,拔除思想上、精神上的穷根。该乡牵头组建义务宣讲团,着重从“五老”人员中筛选,并从县直单位、政法系统邀请专家作为义务宣讲团的特别讲师,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当地相关政策等传入千家万户,保护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困难户等群众心理健康。

成效:新龙乡通过大力推动“三大行动”政策实施,政府的职能价值得以实现,群众思想素质得以提升,工作生活思路得以开阔,百姓生活得到了实惠,更得到了长远致富的大平台,贫困户不仅走上了经济脱贫的致富路,还走上了身心脱贫的“致富路”。

一是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为各项扶贫攻坚政策的持续推进保驾护航;二是致富能力得到增强,通过产业扶贫政策的持续推动,贫困户提升了素质,树立了勤劳、开放、进取的思想,大大增强了其脱贫致富的意愿和主动性,精神面貌得以改善;三是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在“支部带头、党员示范、合作社铺路、基地架桥、互助会助力、电商提速”模式的推动下,新龙乡各村“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特色如火如荼。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攻坚   助推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