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下半叶起,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出现了重要转变。在这一转变中,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其强盛态势,但其地位正在日益下降,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其地位正在日益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且不可逆转。
这样说的依据来自最近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世界生产方式”变化。直至上世纪中叶,大部分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几乎全部或大部分在同一企业内完成。虽然已有跨国投资和跨国企业,但相比于最近二三十年所达到的规模则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原材料和成品出现。造成这样一种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原因是多种的,包括昂贵的运输与通讯成本、高耸的贸易壁垒、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对跨国公司和跨国直接投资的敌意。这样一种格局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设立了很高的门槛。
自上世纪下半叶起,许多因素开始瓦解了这种先前的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或者说世界生产方式。首先,东西方对立态势的缓解使得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各种生产网络成为可能。其次,对全球自由贸易的倡导导致了许多多边和双边的自由贸易框架和贸易区的成立,大幅降低了各种贸易壁垒。再次,对外国直接投资态度的转变使得许多国家从原来的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敌视转变成对其的追求。最后,一系列技术发明和进步以及各国在交通和通讯设施方面的大量投资,大大减低了与货物和服务品贸易相关的运输和交通成本。所有这些发展使得在全球范围内重塑以前的生产网络和供应链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以前一国工业化的进程意味着该国自己为相关产品再造一个生产网络,现在则只需加入某一地区或全球生产网络就能逐步实现。诚然,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并不能使一国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独立工业生产体系,反倒让这些国家被紧紧捆绑于这些地区或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并受其制约。但对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来说,造就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工业生产体系本来就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在此情况下,以把自己捆绑于全球生产网络为代价来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仍不失为一个有利和现实的选项。
工业化环境和条件方面的这一改善必将大大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并且这一结果在一些国家已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就是其中一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在我国逐步展开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及信息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方式紧密地融入各种全球和地区生产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谱写了中国三十多年内持续高速发展的篇章。然而,不能假定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奇迹只会在中国发生。只要一国国内和国际条件成熟,同样的发展进程也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发生,从而大大加速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
当发展中国家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实现了工业化,世界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格局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去制造业化和去工业化进程将会继续深化。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其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在全球和各种地区生产网络中占据制高点,进而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格局继续施加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将逐步下降。
以上勾勒出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格局的变化,是基于对最近二三十年中开始的世界生产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的理解之上的。后者有没有逆转的可能?笔者认为,除非世界又回到类似于以前东西方对立的时代,或各国对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而开始抵制,否则逆转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最近二三十年所经历的世界生产方式的巨变,不仅得益于世界政治层面上的有利变动,更重要的是有其深厚的经济和技术原因。在世界政治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技术的进步和企业对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直接推动了世界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很难想象这两种原因会出现大幅度逆转。
总之,世界生产方式出现逆转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种种因素表明,出现这种逆转的可能性并不大。相反,由于可预见的全球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继续改善,在最近二三十年中,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生产方式的巨变很有可能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经历新的长足发展,进一步推动生产的碎片化和全球化,并进一步改变现在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格局。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责编/张寒 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