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日前河南新乡市政府发文,要求全市国家工作人员,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这一消息很快引发关注和议论,成为一个新闻热点。很多人肯定这一做法,认为国家工作人员互称“同志”,有利于消除等级“官”念。但也有人质疑是否可行:你敢叫领导一声同志吗?
党内互称“同志”,原本是党的重要规矩。从中共一大建党开始,互称同志已是党内惯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曾专门发文,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党内要互称同志,不称官衔”。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重申了这一原则:“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新乡市出台的文件,把范围扩大到了国家工作人员。文件根据市委常委会精神,要求在公文运转和正式会议场合中,国家工作人员一律称“同志”。按说这也比较正常。国家工作人员虽说不一定全是党员,但能够参与到公文运转或出席正式会议的,通常以党员居多。这个文件所反映的,仍是党内应互称同志的一贯原则。
之所以这一做法成为热点,是由于在很长一段时期,党内互称同志的做法,已被不少人忘于脑后。这一称呼所体现的党内民主气氛、官民平等原则,在现实中更被大大扭曲。部分党员干部受传统“官本位”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良风气影响,把同志、同事间的称呼长官化、庸俗化、江湖化。不管在什么场合,包括在党内会议上,“某书记”“某某长”“某某总”等称呼挂在嘴边,习以为常。哪怕没有官职的普通干部,到了地方或基层,在称呼上也会自动升级为“某某长”“某某主任”之类,因只称同志叫不出口。有的甚至称领导为“老大”“老板”,称属下为“哥们”“兄弟”。这样称呼久了,忽然之间要求党内以同志相称,有些人肯定不习惯,何况还要扩大到国家工作人员,自然就成了新闻热点。
互称同志,本不该成为新闻,现在却确实值得关注。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称呼问题,实际上事关党内民主风气和正常党内关系的形成,事关干部良好作风和宗旨意识的养成,也事关党群关系和党的整体形象。言必称官职,在干部之间、党员之间,叫出了等级感、距离感:你高我低,你主我次;在干群之间、党群之间,叫出了官僚气、老爷风:普通党员感觉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群众感觉上面来的都是官,与老百姓差异大。尤其有些干部本就官气十足,这“书记”那“某长”“某总”地一叫,甚至被马仔似的部下称为“老大”“老板”,就更易头脑发热飘飘然,摆官架,打官腔,擅权专断,拒绝监督,害人害己,后患无穷。
大家互称“同志”,至少能提醒领导干部,你不过是党内一员。虽然在工作上是上下级关系,按职权不同该服从的服从,但在党内则是同志关系,彼此要平等相待。分工有不同,职务无贵贱,应相互尊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不仅有利于拉近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感情距离,也有利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正所谓“称一声职务隔一层,喊一声同志近一分”。
当然,要达到这种互称同志的理想状态,还需要一定过程。要在国家工作人员中普及同志称呼,更需加倍努力。道理人人都懂,实行起来却难。领导称属下“同志”相对容易,部下敢称领导为同志,一是领导本身要开明,二是还需要相应的硬性规定。新乡市的做法比较靠谱,它首先在公文运转和正式会议场合做规范,比较容易操作,不难监督检查。时间久了,形成习惯,或有可能推广到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形成良好风气。
不过,即使大家以同志相称了,能否带来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的增强,还有赖于党内政治生活的持续规范和对权力监督不断加强。否则,称呼能带来多少变化,效果不宜高估。要知道,“书记”一词,在马克思的时代,意味着最低的事务级、办事级小勤务员,马克思用它来做工人阶级政党负责人的称呼,本意是要党的官员做党的服务员、做人民的公仆,但是后来谁敢把书记不当官?党内怎样互称很重要,但要真正做到意识到位、党内平等,还是制度靠得住些。不然,习惯于奉承领导的人,还会想出称呼的新花样,消解互称同志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