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核心提示: 价值观的多元化并非坏事,因为文化认同是指和而不同,而不是指只有一种价值观,单一价值观一枝独秀。但可怕的是只有“不同”而没有“和”,即整个社会缺失核心价值观。

【摘要】价值观的多元化并非坏事,因为文化认同是指和而不同,而不是指只有一种价值观,单一价值观一枝独秀。但可怕的是只有“不同”而没有“和”,即整个社会缺失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有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运用文化认同理论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观的多元化并非坏事,但整个社会不能缺失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是群体所拥有的共同观念、规范及其物质载体。在前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各安其事、自发传承。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现代性的冲击打破了文化的一元封闭状态,将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置于同一舞台同台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弱势文化就面临失去自己质的规定性的危险,这就是文化危机。文化认同之所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由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普遍认同危机和文化缺失而形成的。文化危机的实质是文化认同危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引发了认同的危机,使文化认同成为突出的世界难题。正是因为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所以才有文化认同的必要。文化危机是文化认同理论的现实前提,文化认同思维孕育于文化危机的现实当中,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居住就业由限制转向自由,经济的全球化日趋加深,社会的现代化日益明显。与30多年前相比,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人信奉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受到了多方冲击。与此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为内容的自我价值观在大众文化中泛滥流行;以民主、自由、人权为内容的西方社会价值观在精英文化中滋生,以仁爱礼义、忠贞孝悌、讲信修睦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精英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一时之间,当代中国在价值观方面进入了一个如马克斯·韦伯所言的“诸神并立”的时代,同时也陷入了一个“诸神不和”的困境。

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这一趋势,无论喜欢与否,都不可阻挡。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价值观的多元化并非坏事,因为文化认同是指和而不同,而不是指只有一种价值观,单一价值观一枝独秀。但可怕的是只有“不同”而没有“和”,即整个社会缺失核心价值观。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特别是代表社会真善美、公平正义、和谐友爱的正义价值观)可以统摄和支配其他价值观,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呈现分崩离析甚至尖锐对立的状态。

解决价值观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

文化再造一词常见于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是指“从整体上对病态的企业文化予以全面的分析,彻底扬弃,重新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符合市场变化规律的、健康持久并能长时间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更高层级的企业文化”。显然,文化再造一词是指对文化生态的修复,旨在建立为消费者和企业员工认同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是达到文化认同的基本手段。文化再造介于文化生态研究和文化认同之间,是将在文化生态研究中产生的想法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是对文化生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长善救失、求同存异的优化过程,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文化多样性的统一,即和而不同。

核心价值观源于社会现实,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现实。在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之后,接下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众认同度并缔造其核心地位。从长远看,欲达此目的,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解决价值观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上升趋势,并能够解决前进中的各种主要问题,那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现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一致了,达到社会现实的价值观表述与价值观的社会现实表述的统一,形成家国同构、政经一体、人文相和的稳定社会有机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呈现强大的内在吸引力、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从而在价值观生态园中发挥统摄和支配的作用。这便变成社会现实适应、彰显、践行核心价值观而主动变革自身的问题。

绝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的一种文化心态,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其称之为“集体良知”,就是一个共同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团结起来的内聚力。文化认同是文化危机引发的文化自觉、文化生态研究、文化再造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文化境界,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自愿的文化归属心理状态,也是主体积极主动地保持、传承、发展和践行该种文化的行为状态。文化认同是消除文化危机达到文化复兴的必经阶段,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是和而不同中的“和”。这个“统一”与“和”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生态园中的统摄与支配地位。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任何价值观,特别是集中了全民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总会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人们起到引领和规范作用。同时,核心价值观确立后,其作用发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处于劣势;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中国社会发展仍有一定差距。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在西方经济、科技、文化强势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发展过程当中注定会出现各种困难的阻挡、各种杂音的干扰。此外,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得不在文化的根基处即观念体系和制度体制方面进行西方化的改革”。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而引发的民族主义开始抬头并与不断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相互交错,造成了许多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反诘并易倾向于后现代主义,形成文化认同的一种虚空。

凡此种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因为暂时性的现象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正如精神分析学所指出,“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文化认同尤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至今还没有成功建构起对现代新文化的广泛认同,就否定这个路径”。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制度优势的逐渐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作者为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副主任)

【注:本文系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社会变迁中的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ZD0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 李慎之、何家栋:《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道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② 徐北妮:《现代企业文化再造设计》,《商业时代》,2007年第4期。

③ 金光耀:《中国的民族主义》,《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④ 季中扬:《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
标签: 价值观   认同   核心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