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价值指向

核心提示: 中国梦的提出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新契机和新视角,科学审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深入挖掘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性,同时对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模型进行建构,既有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意义,也有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实践意义。

【摘要】中国梦的提出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新契机和新视角,科学审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深入挖掘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性,同时对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模型进行建构,既有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意义,也有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审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现实问题。中国梦作为新时期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价值指向。

相关性审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共性

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共性问题是研究两者关系构建的基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审视是准确理解两者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存在着诸多共性。

核心内容一致性。中国梦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是指个人梦、家庭梦,中观层面主要是指集体梦、国家梦,宏观层面主要是指世界梦。社会责任感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是指个人责任、家庭责任,中观层面是集体责任、国家责任,宏观层面是世界责任。由此可见,两者从不同维度划分涉及的对象都涵盖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及世界,从心理学心理变化的过程来讲,一般都是在对个人、家庭、集体、国家、世界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做出行动选择。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对象、认知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相关性,故两者存在核心内容的一致性。

价值取向一致性。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社会责任感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软实力”。新时期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及实现国家建设和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两者从目标的定位和实现过程来讲,都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及社会、国家的发展为目标。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鲜明特征一致性。中国梦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能够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国家发展的诉求;具有鲜明导向性,旨在号召全体人民为实现美好蓝图不断奋斗;具有包容性,让每个人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具有实践性,中国梦的提出还强调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同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性,目标是为了实现大学生自身、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具有奉献性,明确了个人要勇于奉献,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状的主要表现为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注重“小我”忽视“大我”。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的价值取向趋同,鲜明特征上具有一致性。

个性化审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差异性

价值追求与内在动力。中国梦与个人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必备素质,是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及社会、国家进步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从认知转为实践的过程,也是从精神到现实的过程。总的来讲,中国梦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追求,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的是一种内在动力。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差异性可以在价值追求与内在动力上进行区别。

最终归宿与基本目标。中国梦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离不开对他们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在充分认识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做出的认知与实践选择,这些认知与实践选择往往具有普遍性,是基本的价值诉求。中国梦主要体现了在涉及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侧重于实现国家、世界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最终价值归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以实现大学生的自身成长为基础,侧重于强调大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贡献。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别,尽管两者在内容上涉及的对象都较为广泛,但呈现出的目标指向略有差别,集中表现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

多元主体与单一主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它的实现主体是全体人民。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就决定了其依靠力量的多元化,按照从事职业和劳动性质的不同,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可以涉及工人、农民、大学生、商人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现主体是其自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以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方向,还把服务社会和贡献国家作为应有之义。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全体人民,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梦的大众性与广泛性,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现主体往往局限于大学生自身。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差异性可以在多元主体与单一主体上进行区别。

交互性建构: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双圆结构模型

根据心理学心理过程三阶段理论,人的心理过程要经历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阶段。笔者将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结构模型建构为由社会责任感认知、社会责任感情感、社会责任感行为、中国梦认知、中国梦行为五个基本要素共同组成的双圆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第一,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和情感对中国梦的行为能产生显著性影响。在特定事件中,往往社会责任事件与中国梦事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社会责任事件中很多时候能体现中国梦的诸多思想内涵,在中国梦事件中也能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诸多情感要素,因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中国梦相互影响、联系密切。大学生在社会责任的认识过程中,其心理变化往往经历认知、情感、行为的变化过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中国梦存在交互影响的部分,即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及产生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到有关中国梦的实践,也就是能对中国梦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二,中国梦的认知能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产生显著性影响。中国梦的理论高度就决定了其内涵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决定了中国梦能涵盖很多与中国梦相关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全体人民,其中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梦实践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往往存在许多共性,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梦的认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三,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统一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梦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要完成既定目标就需要全体人民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同样,大学生不仅要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认知,而且还要转化为多样化的社会责任感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完成既定的目标和实现自身价值。从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阐释与现实反馈中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两者的目标和愿景,最终都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将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实践中。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注: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AE15002_0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联合:《中国梦: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探索》,2013年第3期。

②穆祥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11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
标签: 中国   责任感   指向   价值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