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
“看不到真金白银,把微信公号说上了天也没用”
有的村干部,起初以为“为村”是扶贫项目,能像以前那样争取钱物。后来发现,除了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外,这活儿既没钱还麻烦,于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还有的村干部,对“为村”团队十分顾忌,生怕抢了他的什么资源。个别试点村,因双方关系没处理好,项目陷入了停滞。
在唐其昭看来,问题和困难,远不止此。
首先是人的问题。由于目前“为村”团队都是无偿服务,每个村子要找到几个既有能力又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并非易事。有的村,好不容易申请到公号,却因团队组建不起来,迅即沦为“僵尸号”。
为吸引村民进驻,“为村”平台设计了“村务之星”栏目,按村民发言互动的次数积分,并按积分高低对村民进行排名。有的村据此又出台奖励措施,对排名靠前的村民,允诺奖日用品、电饭煲甚至手机等。于是出现了“刷分”现象:在帖子和评论里,刷重复的字、词、表情甚至一连串数字和字母组合。
“如果说,刷分在公号上线初期是无奈之举甚至是必要之举的话,到了现在,只会令人吐槽。”11月10日,唐其昭在“湘西为村”微信群里,发长文痛批此现象。
其次是钱的问题。湘西的贫困村集体收入大多是一片空白,公号的开发、运营、推广,却都离不开钱。对村民而言,手机流量费贵,也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老百姓最实际,看不到真金白银,把微信公号说上了天也没用。”尽管唐其昭并不认同“把‘为村’简单等同于电商”的看法,但他也明白,这却是贫困村百姓最为期待的:通过公号,把自家东西卖出去,而且卖个好价钱。
面对种种龃龉,唐其昭更愿将其视为化学反应前的阵痛,而不是水土不服。他说,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他期待的化学反应正在逐渐生成,部分试点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开始接轨移动互联时代。
如今,走在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比耳村公号的二维码,“扫码就能上WiFi”,项目带头人龚辉笑着说,这是他们推广公号的手段之一。村里设了9个无线发射器,实现了村庄人口密集地和大的脐橙收购点的全覆盖。每到傍晚,这些地方就可见三五成群的村民拿着手机在上网。“村里吕艳群、向珍桂几位妇女,都在公号里卖银饰、蜂蜜呢。”村民彭永勇说。
眼下比耳村的每个角落,都飘着淡淡的橙香。
与往年只能望眼欲穿盼着收购商的车辆进村有所不同,今年,比耳村村民余海更盼着手机里“为村”公号上的订单信息。每有订单提示,他就会迅速跑到橙园,小心翼翼地把看着最顺眼的橙子摘下来,贴上绿色小标签,然后整整齐齐码进包装盒里,再放上两副一次性手套、一件剥皮器、一封感谢信,最后封好打包,送到镇上的邮政所。
“一份橙子10斤,卖68元,除去包装和快递等成本,每斤价格5元。以前哪卖过这么高的价,最多也就2元一斤。你说我能不把最好的橙子卖给人家吗?”余海乐呵呵地说。
比耳村是一个地道的小山村,若不是那漫山遍野的脐橙树,这个“地无一分平”的村子,看不到任何出路。20多年前,为了种活脐橙树,村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和泪。如今,4000多亩脐橙让多数村民摘掉了贫困帽。但因知名度不高,比耳脐橙品质虽好,却卖不出好价钱。有时明知客商把橙子收走贴了别地儿的标签高价卖,也无可奈何。“只要橙子卖得动,管它贴什么签!”龚辉说。
不过,今年龚辉可不这么想,“我们要形成品牌,要让消费者知道,他们吃到的那个酸酸甜甜、味道很好的橙子,产自比耳!”
湘西州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孙沁认为,通过“为村”公号销售产品,将村庄直接对接市场,对村民来说,省去了中间商环节,对购买者而言,商品的产地明确,可以溯源,比较放心,“但‘为村’毕竟只是平台,线下产品的品牌、规模、标准,乡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的改善,农村人口的素质提升等,都需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