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社会篇 > 正文

当村里开通了微信公号(人民眼·移动互联+乡村)(5)

生机

聚拢了村里的年轻人,网聚了漂泊的游子心

“放弃这份工作有点可惜,不过决定了就不再改变……”上个月,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彭海兰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彭海兰是龙山县捞车河村“为村”团队成员,该村公号推出的40多篇文章,几乎全部出自她手。

彭海兰原本已在四川成都找到一份在培训学校当老师的工作,转正后月薪能达七八千元。但这时,老家的镇政府因其在“为村”项目中的突出表现,给她提供了实习机会。“‘为村’已是一种使命,让我不忍舍弃。所以,我决定回去。”彭海兰打算,一边实习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

比耳村“为村”团队成员米丹也不约而同地用了“使命”一词形容“为村”对她的意义。这个25岁的姑娘,现在深圳市一家公司就职,“为村”工作全在空余时间完成,“看到家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悉,就没有那么苦了。”

米丹介绍,比耳村团队核心成员共有七人,除她以外,还有两人在村,两人在北京,一人在长沙,一人在湖南郴州。“七人各有所长又通力合作。我们线上统一思想,线下具体分工。比如,村里的动态和资料图片收集,由在村的龚辉、龚富财负责;包装设计、图片处理这些技术活,由在北京的邹志富、刘洳含和在长沙的石亚明负责;图文编辑和资料汇总,就落在了文科出身的米微和我的身上。”

为了更好地推销脐橙,邹志富给橙子做了包装设计,为了买制作模板,他个人出了800元钱。然后是设计广告语,团队成员在群里“吵”了整整一星期,每天都到凌晨两三点。后来又在公号上征集,最终确定了“比耳村的橙子,橙心又橙意,把最好的给您”这句广告语。

“‘为村’平台最重要的作用,是让这些年轻人在服务家乡时有了用武之地。”比耳村妇女主任黄菊花说。

唐其昭认为,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者大都在城镇安居,这些人并非没有惦念家乡、为家乡出力的心意,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渠道。而“为村”平台,恰好打通了这个渠道,让他们有了为家乡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机会。

“当然,在湘西,像比耳村这样的团队,算是‘高大上’的。”唐其昭坦言,“更多的村庄,就像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一样,‘为村’团队成员全在村里。菖蒲塘代表了我们州‘为村’公号的水平。”

菖蒲塘村“为村”项目带头人田灵芝,在镇上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管理员周蓉,目前正在跟人学化妆,有做微商的经验;成员向黎黎、龙沛虎、王晓祥等都是年轻人,线上很活跃,线下很乐意做推广工作。

我们进村时,跑在前面的一辆小面包车,后窗上不时闪现“湘西为村菖蒲塘村加油”的字样,后来得知,车主正是龙沛虎。

“申请公号、建村群、互联网入户,完成每一项任务都不简单,但是我们一步步都走过来了。”田灵芝说。微信群达到一定人数后,再要拉人入群,需要对方绑定银行卡,很多村民要么不会,要么嫌麻烦,要么担心银行卡安全,不太愿意,团队成员就一个个解释,最终建起了一个超过200人的群。

平台建起来了,怎么用?菖蒲塘村盛产水果,团队成员据此做文章。公众号上的“商城”甫一开张,就被他们用来卖猕猴桃,还发动其他“为村”公众号帮其分销。收入虽然只有几千元,对他们却是莫大鼓舞。“我做过微商,深知如果有个团队,大家相互支持,就不会因为一个人走着走着太累而放弃了。”周蓉说。

上个月,为了迎接“双11”的到来,比耳村推出脐橙让利分销细则,扭仁村推出了赠送优惠券活动,保靖县押马村则在百度贴吧以及几个大的网站论坛推广公号……

“‘为村’要发展,政府引导是基础,但关键还要靠团队,靠年轻人,靠村民自己。”按照唐其昭的设想,不仅各个村庄内部要齐心协力,“湘西为村”作为一个整体也要相互扶持,共同发力。“比如,据我观察,每个村的主推产品,上市是有时差的,那么在某一个村子主打产品最需要宣传时,是否所有的‘为村’村庄都能为其助力?”

当下正值比耳村橙子的收获季。每当比耳村公号推送文章卖脐橙,唐其昭就在“湘西为村”微信群里转发,并号召大家在各自的村微信群和朋友圈里转发,“‘为村’就要织大网。网能织多大,大家以后发展的空间就会有多大。你今天帮比耳,以后大家也会帮你。”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当村   乡村   移动   互联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