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社会治安协同共治的中山经验

构建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要求和努力方向。2012年以来,广东中山市以“跳出公安创平安”的共建共享理念为引领,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以法治为保障,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实施“全民治安”工程,构建起“全民参与、协同共治”型社会治安治理模式,实现了党政领导、公安部门主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资源整合、社会合作、利益共享的常态化、制度化,为新时期的社会治安协同共治体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由“政绩导向”到“民意导向”的治理理念变革

中山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目前常住人口319万,其中外来人口约占53%,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前列,是一座各方面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城市,这既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提高,也为社会治安治理带来极大压力。突出体现在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大所导致的各类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不断聚积扩张,出现了警力持续投入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反而下降的结构性困境。面对现实挑战,中山市以对民众主体地位的体认与尊重为前导,转变理念,实施“全民治安”的治理创新。

首先是政绩观念的转变,改变社会治安工作目标导向上的单纯政绩指标,以民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根本指标。突出体现在作为社会治安核心部门的公安部门的工作要求上,破除以破案打处数字论英雄的“公安GDP”崇拜,秉持“民众平安是治安之本、防范在先是平安之基”“公安工作的最高境界不是破案多,而是发案少、没案发”等工作理念,确立“发案少、秩序好、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治理目标,实现由“出了问题再打击”的“控乱式”管理向“防止问题发生”的“创无式”治安治理战略转变。

其次是理念一新天地宽。政绩观的转变、治理目标的调整,为公安机关突破部门本位主义,积极寻求信息资源共享、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联动,致力于社会治安治理长效机制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方向指引。“全民治安”从“围绕指标抓治安、完成指标就满足”转变为“为了平安抓治安、围绕群众满意抓治安”,将治安治理聚焦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影响其切身利益的“毒赌黄”“医闹”等日常治安问题治理上,以为群众提供安定的社会秩序、安宁的工作条件、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工作指向,使民众感受到社会协同治理的切实好处,以政府权威、民众需求的有效对接,有效激发民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由此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共同防控社会风险、构建公共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享理念,生成社会力量积极持续参与的共同意愿。

由“公安治安”到“全民治安”的治理格局构建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中山市“全民治安”工程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主动防范、减少发案”作为协同共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起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治安协同共治新体制,实现了体制内外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联动、民众广泛参与的常态化、实操化,使社会治安工作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同防同治同控的社会工程。

党政整体规划、统筹推进

在地方层面,党委领导、政策规划和路径设计,是社会治理格局的方向性要求,也是地方党政领导的基本责任。中山市委、市政府对“全民治安”高度重视,将之纳入中山社会治理全民参与工程整体规划,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统筹谋划、直接领导,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法治性治理的战略布局,以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打破部门界限、区域隔膜。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民治安”工作领导小组;镇区层面,全市24个镇区全部成立由书记、镇长及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全民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区党政班子一把手为“全民治安”工程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所分管的工作负分管责任,为实现全市统筹整合、信息共享、联勤联动、共管共治的整体治理能力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部门协调联动、各负其责

政府执行部门是权力网络的“网结”所在,其紧密配合、有效互动是实现政策高效、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基础。中山市“全民治安”工程特别重视政府各个、各级执行部门之间的区域联动、部门协作。

首先,以治安要素为基本单元,在横向上创建以块为主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将全市以镇区为单位划分为24个大网格,各镇区再划分为若干中网格,中网格中又分小网格,整合部门执法力量,建立网格巡查和综合执法队伍,及时就地处置整改治安、消防、维稳等方面的隐患,以“小安”积“大安”。在“网格化”管理系统中,整合人口、社会事务、公共服务、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信访、维稳等信息资源,实现“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采集合作与资源共享;明确网格管理责任,各级领导均有挂点片区和所属业务工作,并对责任人和责任区的工作进行跟踪督导。

其次,以部门主责、问题导向实施精细化的“平安细胞”创建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将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整体布局,形成最基础的“平安细胞”,包括“平安医院、平安厂企、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电力、平安出租屋”等多个子项目,基本覆盖公安、卫生、教育、流管、工商、住建、电力等各部门管辖范围。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原则,实行党政统筹,各对口管理部门牵头、各基层单位主责、其他部门协助配合,以精确的量化标准、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检查考核,形成倒逼机制,将治安防范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实现部门协作联动的精细化、规范化、 常态化。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中山   治安   经验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