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周恩来同志询问他所在党小组的组长魏国禄:“这个月党费我还没交吧?”得知自己被“代交”党费后,周恩来同志严肃地说:“国家大事重要,交党费也重要,因为这是每个党员的义务。”交党费似乎是组织生活中的小事,但其蕴含的义务和责任却不小,反映出党员对待组织生活是庄重还是随意。
光阴荏苒。今年6月,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与所在支部普通党员一起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讨论……以接受党内组织生活教育的方式纪念党的生日。这样的支部主题党日,以固定的时间、规范的流程、明确的主题彰显着党的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庄重感和自豪感。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以“生活”命名,体现出党内同志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也表明这是管党治党的必修课。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及时阻挡不良风气的侵蚀。实践表明,健全严格的组织生活既能活跃党内气氛,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又能达到交流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历史教训。索伦采夫是原莫斯科一家独立电视台采编部主任,他在苏共垮台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曾是一名光荣的苏共党员,一直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那时,我和同志们对党充满了革命的激情。一到党的节日,总是换上节日新装,早早地等待党的领导人到来……”心怀敬重、充满期待……这些,是一个共产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应有的态度和心情。但后来,他渐渐感到党的组织生活变了味,“党员群众不知道为什么工作……只是充当了领导人手下的队伍。”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也这样描述过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情况:“党的生活有一段时间得了一种绝症,参加党的活动就像在办得不好的天主教堂里做礼拜那样。”从庄重地参加组织生活到对组织生活敷衍了事,反映的是党员的离心倾向。这正是苏联东欧一些老党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总体上是严肃认真的,但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时缺乏庄重的态度。有的党员消极应付党的组织生活,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正因为少了庄重的态度,一些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出现了“空心化”倾向:民主生活会空转变味,“三会一课”制度演变成喝喝茶、读读报、表表态、聊聊天;有的组织生活单调枯燥、平淡随意,鲜活性、交互性极差。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此,每一名党员都不妨扪心自问:自己一直以来是以怎样的态度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是认真而庄重、期盼又渴望,还是敷衍了事、草率应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如何严格?一方面要求我们把组织生活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密,以制度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党员端正政治态度、提高政治认识、增强政治情感,对党的组织生活在心理上、情感上高度认同,始终秉持庄重的态度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至关重要的是要使全党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并强调党内生活要有一定的庄重性、严肃性、政治性。每名党员都应本着对党和党的事业的热爱,庄重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的熔炉足够火热,才能起到对党性淬火加钢、去除杂质的作用。”庄重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需要的不是表面形式,而是对党和党的事业发自内心的忠诚和执着。有了这样一颗庄重的心,就能防止党的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真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6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