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话语观;提高作为话语主体的教师精神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夯实其话语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话语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大小或强弱关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程度。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当然话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承继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了哲学社会科学等的优质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的有机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价值准则,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为价值导向,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形式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获得与提升的内生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培育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一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他们就能自觉抵制其他非社会主义思潮和不良社会思潮话语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获得奠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稳固根基。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教育,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一经生成,就会对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提升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积极结果:话语主体的高素质有助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有效掌控;话语议题的精准设置和创造性建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话语内容的科学表达、话语风格的有效转化,能够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从而增进理性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多元话语挤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困扰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利用伪装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话语工具推销其意识形态,试图消解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同时,“新权威主义”、“普世价值”等多元社会思潮话语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话语不断涌入高校校园,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众文化中的“颓废至上、躲避崇高”消极话语取向也潜滋暗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流话语产生疏离和拒斥。
教师话语主体权威性不足,减弱了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话语主导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理想信念不坚定、责任意识不强、专业素养欠佳、道德修养不高、言行不一致、话语意识欠缺者不乏其人,以致在信息控制权威和知识权威相继式微的情况下其权威性受到影响,进而削弱了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对学生思想成长的引领权和对课堂教学秩序的控制权。
话语体系科学性欠缺,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认知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在包容性、解释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在概念和思想理论的表述上,常常强调完成时态下的“是什么”,没能为未来的可能性发展留下探索空间;在话语的选取和应用上,照搬政治话语、政策话语、宣传话语、权力话语和文件话语较多,而采用生活话语和大众话语较少,预设性话语和控制性话语过多而开放性话语和民主性话语太少。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损害了思想理论所传递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力的发挥。
大学生话语主体性弱化,削弱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毋庸置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大学生话语主体性被弱化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参与话语体系的建构这一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宣传、践行活动的机会供给不充分;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有效进行平等对话,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中存在的这些单向性、等级性和占有性问题,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生疑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视域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途径
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话语观。一方面,应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话语和腐朽思想话语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论表现、价值主张和政治信仰展开鞭辟入里的剖析,引导大学生认清话语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对话语内容进行科学反思,形成理性话语观。另一方面,要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话语创新,使其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又贴近大学生实际,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教师话语主体精神素质,筑牢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话语主导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话语意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夯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文本叙事和教育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增强对自我言行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从而树立自身的话语权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掌握话语主导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应着力克服以下一些积弊:话语表述得死板绝对、缺乏逻辑的正当性;教育教学中不能进行真诚的自由平等对话,话语共享无法实现;话语内容远离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变得晦涩难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和话语体系只有取得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才能真正在教学效果上实现入脑入心。
增强大学生话语主体的话语权,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是在话语体系构建上需形成多元主体开放的话语模式,收集和采纳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话语议题设置,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优化话语质量,拓宽话语传播渠道,使大学生的主体身份能得到高度认同。二是在话语语境建构上需形成一种言论自由、平等互惠的和谐话语氛围,提供充分的话语空间,使大学生能够在话语交锋、话语交流和话语交融中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项目编号:14AKS0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毛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②吴艳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11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宋扬 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