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为应对国际民粹主义“病变”提供中国方案

原标题:有效应对国际民粹主义“病变”

作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云 

作为体现一部分普通民众意愿的理想和价值取向,民粹主义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很强的负面作用。一方面,当代西方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纷纷以平民化标榜自身,这对于关怀弱势群体、制约所谓的精英主义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当其支持者的主要诉求不合理时,民粹主义纯粹以体现“民意”为追求的政治主张就容易走向极端,导致诸多严重问题。当前,民粹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我们有必要准确把握其成因与特点、认清其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国际民粹主义的成因与特点

反经济全球化。国际民粹主义的成因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是反经济全球化思潮。不论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他们关注的核心都是利益分配问题。反经济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严重问题,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应是不平衡的,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另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则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一国内部,也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与利益受损者;经济全球化越是向纵深发展,富国与穷国之间、一些国家富裕人群与贫困人群之间的差距就越大。从现实表现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反对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张维护本民族、本宗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者,最极端的是具有宗教排外诉求的原教旨主义者;另一类是受国外廉价商品冲击以及移民潮、难民潮影响,生活陷入困境的传统产业部门劳动者,他们希望通过抗议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并通过投票持续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其中,前一类反对者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后一类反对者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正是他们推动了2016年欧美国家民粹主义的崛起。

反精英主义政治。在西方国家,政治是精英与大众的角力场。一旦政治精英失败、其承诺无法兑现,民粹主义者作为抗争力量就会崛起,他们提出的口号常常是“消除腐败”“平民政治”“人民优先”等。民粹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是因为民众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社会公正未能实现,民众利益受到损害。在当今西方民主制度下,政治发展越来越精英化,主流政党和政治精英大都被利益集团和大资本家绑架,而大众则被抛弃。与此同时,在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下,政治精英自恃的“政治正确”已不得人心,而民粹主义者则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民众的心里话,从而掌握了设置社会议题的能力。

民粹主义通常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狭隘性和封闭性。一些民粹主义者往往以公平正义为口号,但事实上他们只关注自身地位的改善和利益的增长,缺乏道德自省和道德自律。第二个特点是激进性和对抗性。民粹主义是对社会不公的抗争手段,但其中的极端化或非理性因素使其通常具有激进色彩,很容易成为威胁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

国际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平稳、政治有序、社会稳定,民粹主义就不会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困难、政治失序、社会动荡,民粹主义就会带来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多数民粹主义者并不真正关心民众的实际生活,更谈不上推动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对于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不稳定因素。就现实情况看,国际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在经济层面,民粹主义加剧了一些国家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民粹主义的蔓延使国际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执行陷入困境,一些国家政府或明或暗地开始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这些国家的经济领域,“假想敌”满天飞,情绪化的表达在各种舆论场频频出现,民粹主义的排他性、对抗性特点使得国际贸易自由化有被肢解甚至放弃的危险。

在政治层面,民粹主义加剧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不合作。政治是对有限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其目标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一旦政府治理失灵,民粹主义就会浮出水面,对政府的不信任、不合作情绪就会在社会上蔓延。这种不信任、不合作不但出现在政治精英与民众之间,而且会造成民众分崩离析的局面,这给政治秩序的稳定带来巨大风险。

在社会治理层面,民粹主义加剧了盲目排外的非理性心态。这种非理性心态,对内主要表现为地域歧视和身份歧视,对外主要表现为对某些外交事件作扩大化、片面化解释,不能持平常心,主观臆想色彩浓郁。此外,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者对另一些国家及其民众表现出莫名的优越感。尤其是在这些国家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其他国家民众的歧视性描述。由此来看,很多民粹主义者的心态是极度自尊和极度自卑的混合物,极易亢进甚至失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民粹主义   病变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