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慈善领域舆情体现“注意力经济”现象,“信用”越来越重要
由于公权力对慈善需求的覆盖尚难面面俱到,在专业化的慈善体系尚未完全建构起来,以网络慈善为代表的私力救济还将大范围、长时间存在,公信力不足的弊端难以根本解决。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没有一定话语权和足够戏剧性,仅靠悲剧本身甚至难以吸引基本舆论注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慈善向着感动叙事、吸引眼球的方向发展。结合这一年来的典型案例来看,悲情、恐惧与戏谑是对网民进行情感动员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方式最终将走向一种司空见惯的路数,那就是有网民说的“按闹分配”。
然而,忽上忽下的情绪煽动,并不利于一个既含温情也定位精准的慈善制度的构建。舆论需要围观与热闹,也需要克制与冷静。对于当前网络慈善的一些问题,不仅需要严肃的讨论,还需要社会沉淀理性的能力。“让慈善真正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成为某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的资源独享”,就成为今后慈善制度完善的重要考量。
就此,有网民甚至认为,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或许是下半场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机会,也即“信用经济”越来越重要了。联想到才过去的支付宝“芝麻信用风波”,如果社会信用较高(当然,不能仅仅是经济水平或消费能力较高)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机会,那么对于纠正慈善乱象或许会有一定帮助。
六、慈善公益能否与营销结合、与商业共赢引发争议,“底线”应成为共识
“回收旧衣”、“失联儿童守护站”、“青岛‘宝贝回家’矿泉水”、“丢书大作战”、“小铜人营销”……均引发网民对慈善营销、公益营销、慈善公益商业化的广泛质疑。
公益、慈善并不是必然要与盈利绝缘,营销本身也并无是非对错之分,公益和商业结合在如今甚至成为趋势。网络营销不过是传统营销的线上迁移,是新经济时代的新经济现象,其借助互联网、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借助各类传播渠道得以扩散传播广度,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播路径与商业流程。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对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履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一旦暴露出虚假的成分,企业形象所受到的影响将比传统营销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巨大。比如,把失踪儿童照片印上矿泉水瓶,就被多数网民认为是一个积极的案例,厂家在广泛发布和传递失踪儿童信息的同时,也宣传推销了自己的产品或品牌,是双赢的。而在企业运作的旧衣回收项目中,其本质上是商业行为,却刻意突出公益慈善旗号,打政策和道德的“擦边球”,并不是明智之举。
任何形式的营销都应该是有底线的,不能虚假宣传,不能背离事实,不能挑战公序良俗,否则就会引发舆论哗然和舆论扩散。在互联网时代,信源变得多样、网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快捷,公益慈善集爱心、道德、商业、法律为一身,坚守底线,既是对公众的尊重,也是对商业和公益慈善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