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公共治理 > 正文

周小平:热炒pm2.5概念有误导嫌疑

原标题:周小平:环保奇冤

雾霾,是当下中国怨声最高一个词,而另一个怨声仅次于雾霾的词,是PM2.5。在汹涌的网络舆论引导下,很多年轻人真的以为中国空气已经无法令人呼吸,他们不仅因此对这个国家和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怀疑,同时还对一切现代化的设施产生了仇视情绪。比如对工厂、对汽车、对石油产业甚至对发电站都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误以为这些东西就是导致中国空气和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然而这些对中国空气质量恶化和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的舆论指控,根本就是一个千古奇冤。

人们对环境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三大方面:空气、水质以及森林覆盖率。那么八十年代的中国环境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三十年来中国在空气、水质以及森林覆盖率等三个方面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到底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我们必须弄清楚。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八十年代到处都是青山绿水,但其实所谓的青山绿水,其实主要源于人们对中国农村的记忆。如今的中国社会有句很热门的话:“退后三十年,大家都是农民,你装啥小资啊?”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人70%以上都是农民。农村当然是青山绿水,可城市绝非如此。那时候的中国的城市环保其实状况很糟糕,有点像今天的印度新德里和孟买。

前几年的时候我们公司曾经派出一个商务团队去考察印度市场,一共派出了四名男同事和一名女同事。临出发前那个女同事充满了对传说中讲究自然和谐的印度充满了向往。然而到印度后不久她就哭着说:“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即便是在新德里或孟买,空气中也始终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煤烟和呕吐物的味道,在贫民区1.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然居住着上百万人口,人们蹲在充满粪便、污染物、老鼠、尸体、垃圾的臭水沟旁若无其事地吃着手抓饭。即便在四星级酒店里,水龙头一打开流出来的水都是黄色的,且前几分钟黄到发黑,散发着一股重金属浓汤味。在印度测试污染不需要使用什么精密的仪器,因为你的嗅觉和视觉会给你最直观的感受——刺眼、刺鼻、刺肺。由于缺乏汽油和天然气,印度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木炭,随着印度人口突破12亿大关,印度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整个恒河流域森林面积在迅速缩减,本就充满了白色泡沫和尸体以及粪便的恒河水变得越加浑浊起来。

如今的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及孟买的常见街景

今天任何一个中国人走到印度都会被空气中恐怖的烟熏火燎味和腐臭味而震惊,但我要说的是就在八十年代我们的城市也曾经和今天的印度差不多。如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消失得最多的建筑其实是烟囱,在八十年代,中国很多城市里大多都是平房,而每一栋平房里必不可少的就是烟囱,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做饭是烧煤的,而且主要是使用蜂窝煤。那种东西每秒所产生的污染气体(硫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汽车尾气1000倍左右,也就是说一家人做饭就等于在你面前启动了1000台汽车。小时候我家住在城里分配的一套单位平房里,每当做饭的时候我放学回家隔着一里地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磺味,肺部立刻觉得火辣辣的,在灶台边做饭的父母更是每每被熏得眼泪汪汪,墙壁上的烟灰每隔几个星期就会结上好几厘米厚,然后一缕一缕地往下掉,每一缕都漆黑如墨。

但即便是这样,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大多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到城里居住,因为八十年代的农村是烧柴做饭的。烧柴有多么可怕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在一个100平米的房间里点上一支香烟,那么PM2.5浓度很快就会达到800以上,这只是一支小小香烟,如果点上一堆干柴的话,PM2.5估计怎么也要上万了。在八十年代中国农村人的肺就浸泡在这种质量的空气中,所以他们当然对烧蜂窝煤的城里人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因为蜂窝煤再怎么污染,再怎么呛人也比烧柴要好得多。如今的中国已经很难再见到蜂窝煤和柴了,即便是农村居民也在撤乡并镇的过程中逐步普及了液化气,作为主要的日常生活燃料。所以你如果非要说今天中国的空气污染比过去严重,那就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因为汽油和天然气比蜂窝煤清洁一千倍,蜂窝煤比柴禾清洁一千倍。

实际上就空气质量问题而言,今天的中国肯定比八十年代要好太多太多。近两年来热炒的pm2.5概念其实是有误导嫌疑的,因为pm2.5不能代表污染指数。即便你去到神农架那样的原始森林,每当冬天起雾的时候,pm2.5一样会爆表,数值至少在300-600之间(欢迎大家雾天到远离人烟的地方亲自测量)。但如今一到冬天就有人在网络上大肆批判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小轿车的普及,他们都一致高声指责是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导致了雾霾的发生,而一到夏天这些指责就会随着雾霾的远去而悄然消声,等到来年冬天再度爆发。我只想问这些人一句常识性的问题:“难道中国的工厂只在冬天开工?难道中国人只在冬天开车?难道一到了夏天工厂就全放假,路上就全是自行车?”所以雾霾,其实就是雾而已。冬天常起雾,起雾天必灰,这是常识,世界各国无不如此。如果连这个现象你都要骂,都要怕,那只能说明你丧失了理智。雾霾一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至冬之时或阴雨之际,雾霾笼罩,或灰或白,不见五指,不见路桥的描述经常见诸古人的笔端。人在感到恐惧时,常识往往会被谣言击碎,他们那时候没有测量 pm2.5的仪器,否则他们会把这现象怪罪于什么呢?牛车?马车?还是农田发展过多? 诚然,今天的雾霾比起古代的雾霾来说肯定多了一些汽车尾气,但这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只能用发展的态度去解决它,因为如果我们选择倒退回去使用煤炭甚至是柴禾的话,情况只会更糟糕。

中国人好不容易经过上百年和两代人的奋斗才摆脱了烧柴和烧煤炭的生活,过上了烧汽油和天然气的好日子,但是网络舆论却突然掀起了一股反智的言论,他们一方面不断妖魔化汽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又不断吹捧和美化过去那种砍柴烧水的“好生活”,这些公知究竟是智商有问题?还是居心叵测?我想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至于饮水问题也一样,小时候我每次打开水龙头都要先放一会儿,因为刚流出来的水是黄到发黑的,这主要是由于当年水管质量的问题。八十年代的中国和今天的印度一样在冶金领域并不发达,需要大规模使用的自来水工程所使用的管道大多是普通粗钢,极易锈烂。不仅如此,当年的自来水厂处理方式也和今天的自来水厂有着极大的区别。那个时候的自来水处理厂即没有活性炭吸附技术,也没有离子层过滤,更没有各种先进仪器的监测,主要只能依靠漂白粉进行消毒。如今中国经济好了,自来水厂对水的过滤和处理能力也随之提升了不少,从活性炭到离子层各种技术都得到了广泛使用,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冶金业和复合材料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复合材料或无缝不锈钢水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中国人的自来水质量比起八十年代有了质的提升。

有人曾经在微博上对我说:“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消毒剂,所以还不如以前像农村那样用井水。”我想,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的宅男,他一定不知道农村的真实情况。在八十年代即便是水龙头里常常流出锈水,对农村人来说也极具诱惑力,当年一个城市户口可以卖到3000元,而这个价格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农村家庭一辈子的存款。到城里去吃上自来水,是当年很多农村人梦想中的生活。因为当时只有城市户口的人才能在城市务工。

在农村不仅挑水十分痛苦,而且井水的质量也十分令人堪忧。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闹旱灾,外公所在的村子里那口井水水位变低,水桶放下去之后根本打不到水,于是便叫我回去帮忙。因为小孩个子小,所以大人们在我的腰上系了一根井绳把我放到井底去舀水。那是我第一次观察井底的样子,在井底的淤泥里发现有大量细如毛发的红色线虫蠕动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青蛙、蚯蚓的尸体,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螺类,但那时候的我没有讲究的余地,只能把这样的井水一点一点地舀满一桶之后,用绳子系好,让大人提上去之后,再把我拉出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和虫子以及各种野生动物共用井水是常见的现象,所以那些井水往往是不能直接喝的,必须要反复烧开之后才饮用,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里面会有多少细菌和虫卵。能喝上经过消毒的自来水,是我们那时候的梦想之一。

由于饮水安全一直得不到解决,在主要依靠泉水和井水的农村曾经一度寄生虫疾病泛滥。以至于当时的学校不得不向学生定期发放驱虫药片或者驱虫糖。我记得有一种红红绿绿的叫做“宝塔糖”的东西在当时的农村十分常见,这种糖里含有驱虫药,小孩吃过之后就能把大部分寄生虫排除体外,每年政府动员服用驱虫药的时候,学校厕所里总是会出现一段颇为壮观的各种寄生虫博览会。

这种事情在今天看来十分恶心和令人毛骨悚然,但因此我们更要搞清楚为什么自来水必须经过消毒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我认为,每一个当代的中国年轻人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都应当对家中那习以为常的自来水龙头都应该多一份敬意。

我们公司派出去印度考察的同事回国后带回了不少拍摄到的照片,网上也流传着大量网友在印度的摄影作品,这些关于恒河的照片流传极为广泛,其中一组被污水泡沫包裹着的恒河照片震惊了中国人。按说印度的河水不应该污染的如此严重,因为印度工业化水平不高,工厂也相对较少,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甚至连武器装备都主要依靠进口,这样的国家怎么会遭受如此严重的污染呢?

印度人在充满泡沫污染的恒河边洗漱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周小平   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