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为消费者网购撑起“保护伞”

核心提示: 在网络交易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有助于实现消费者权益保障、推进网络经济有序发展,并且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

【摘要】在网络交易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有助于实现消费者权益保障、推进网络经济有序发展,并且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网络交易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领域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2015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高达382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7%。我国网购消费人数已经4亿人左右,并间接带动了高达2000万的就业人数。2016年上半年,我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85万件,其中网购投诉案件同比增长66.2%,多达10.1万件。由此可见,在网络交易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消费者网络交易安全防范策略的研究非常迫切。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有助于实现消费者权益保障、推进网络经济有序发展,并且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面临哪些安全问题

首先是消费者隐私安全问题。在电商购物平台上,消费者需要通过注册信息的输入,才能够完成网络交易行为。部分缺乏管制的电商网站,在了解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后,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私人信息,甚至导致网络消费者的私人信息被窃取作为他用。在此期间,不排除部分网站为谋求更多利润,出卖具有商业价值的消费者信息情况,严重威胁消费者的隐私安全。

其次是消费者知情权安全问题。从目前形势来看,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假网络广告与商品信息内容;二是信用度虚假操作;三是经营者信息披露较少。一方面是经营者为了完成销售,并没有提供真实信息,另一方面是为了隐藏个人隐私,故意对基本信息造假。

最后是消费者保障权问题。关于消费者保障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网络支付安全保障、网络侵权的维权保障以及网络购物的售后保障。首先就支付安全保障而言,网络交易支付一般为非及时清算支付,所以消费者需要在提供付款后,获得商家的服务。而鉴于目前我国网络金融服务体系的局限性,这往往会引发一些支付风险。其次从网络侵权的维权角度来说,商家的虚假信息无法被证实,一旦消费者遇到侵权行为,往往难以有效解决纠纷,面临举证的困难。与此同时,法律的缺失与法院管辖的不确定性,还会引发消费者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的深层次问题。

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从何而来

网络交易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点,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包括商品交换、物流配送以及交易支付等环节。比如在电商交易模式中由于商品信息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等信息进行表达,因此容易造成输出信息与实物相分离。消费者依据商家对于实物的描述以及图片进行选购,电商交易在这个环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要远远高于传统交易。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由于网络交易主体的不确定性使电商平台商家的失信成本远远低于现实交易,一旦交易中的一方出现失信行为则通常是很难达到追责的目的,直接导致网络购物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加剧。

消费者与管理者缺乏相应的防范与监管意识。现阶段我国消费者防范意识较低、维权意识匮乏,面对网络交易安全威胁或相关问题,很多网络消费者都放弃了诉权,没有认识到自我防范的价值。从宏观角度而言,由于网络交易是新兴购物交易模式,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监管部门和管理水平还无法迎合行业的发展,不能够对网络购物交易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与此同时,由于网上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没有达成信息的有效对接,例如网络店铺信息简单,没有到工商行政部门备案,导致消费者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希望找到救济时,工商部门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维权行为。

另外,对于网络交易的法律规制也不够完善。纵观我国现有《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内容,其中许多条款的适用环境与适用对象,更多是针对传统消费模式。虽然全国人大在2013年再次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加入了与网络交易相关的法律内容,但是其规范的主体与具体的适用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需要通过清晰化、全面化的法律条例保障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网络交易安全的防范策略

第一,要强化对消费者与提供商的安全意识培养。对于消费者而言,提高网络交易安全的防范意识非常重要。首先要全面了解商家的信息,具体包括网络商家的信誉度、是否备案与交易记录等。与此同时,建议消费者加入电子商务平台的“消费者保障计划”,借助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降低网络交易安全风险;其次要全面了解商品信息与服务信息。纵观一些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消费者的不细心,没有全面了解商品的信息;再次要及时与商家沟通,并留下相关信息。建议消费者随时与商家沟通,并留下交流记录,有助于后期的权益保障。而对于商品提供商和平台的提供商而言,也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加强支付安全的保障措施,从技术、理念和人才保障等多方面维护消费者权益,打造网络交易的安全环境。

第二,完善立法保护与监管机制。随着我国网络交易规模的不断增加,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亟需构建标准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子商务法。一方面,要加大对目前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进行备案,完善经营者的信息,用明确交易条件、完善付款机制等方式,强化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可加大法律监管力度,确保商家为消费者提供隐私保障。电商平台和相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于消费者的隐私权予以保护,坚决杜绝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建立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安全感。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也要不断完善,通过全面审核网店信息,按照级别设定电子营业执照,可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发挥。与此同时,行政部门还要加大对网络广告与网络商家、商品信息的审核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的商品信息,并构建有消费者参与其中的监管体系,让消费者也能够监督商家的发展,确保监管机制的完善性与民主化。

第三,革新技术打造动态安全体系。现代互联网科技潮流中,大数据的价值所在有目共睹。结合大数据安全管理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范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一要建设规范性的网络交易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打造具有规范机制、有序系统与标准化的网络交易平台,通过大数据管理的方式,强化网络安全性的规范发展;二要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安全交易流程。从消费者信息的录入,到商铺信息的加入,再到平台的验证。从消费者支付到商家收费,再到平台中间的衔接,要通过大数据的系统管理和相关金融机构的介入,确保交易的安全;三要创新网络交易安全的发展体系。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强化网络交易安全功能,将智能化的网络体系根植于交易系统中,不断扩充网络交易安全范围。客观来说,网络安全除了大数据背景下自身的安全隐患以外,用户的使用及网站自身的防护也十分关键。所以在面对用户权限和访问权限的时候,网站应该予以全面的控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统一的认证和授权,与此同时也要提醒用户规范登陆,避免信息的泄露。透过整合的办法,将大数据的应用安全提升到系统的顶层。透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数据库安全升级,减少平台私人信息的输出,防止数据被暴露。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简化标准化数据格式,完善分析算法的持续性验证问题等措施。在革新技术性发展趋势下,不断提升网络交易安全相关技术,打造网络交易安全的全面防范体系,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推动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①倪斐:《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立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

责编/潘丽莉  宋睿宸(见习)    美编/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保护伞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