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的座右铭

核心提示: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持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成为目前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社会发展进入到文化多元时代。同时,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是个体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价值观教育成为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做好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工作,将有助于抢占社会意识形态高地。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持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成为目前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社会发展进入到文化多元时代。同时,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是个体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价值观教育成为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做好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工作,将有助于抢占社会意识形态高地。

【关键词】多元文化  青少年  价值观塑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原则

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对社会价值体系、个体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冲击,易引发人们思想理念的混乱。因此,从多元文化角度关注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是摆在思政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探索多元文化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将大大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多种国外思潮开始涌入,导致国内思想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进一步显现,人们的思想理念发生变革。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理念进一步增强,在调动人们创造性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价值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和世界交往日渐频繁的时代,多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使文化领域较为活跃,特别是来自西方的价值理念、思潮等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等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多元文化的时代已来临。

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利于实现其健康成长。当前社会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与国外文化交融的时代,存在价值的冲突与碰撞。青少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容易被假象迷惑,产生扭曲的想法,出现错误行为,主要是因其缺少价值目标的引导,再加上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期,在多元文化时代,容易导致好坏难以分辨,在信仰上陷入迷茫,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对其实现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是层次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源自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再加上其追求个性化发展,让其有科学的价值追求、具备个体的道德价值规范,需要彰显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层次性。价值观塑造坚持这一原则,能全面展示“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体现对青少年的尊重。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存在一定差异性,塑造价值观要按照国家对青少年的培养目标,对其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设定不同的内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价值观塑造的针对性。此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层次性是针对性的基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层次追求是落实价值观针对性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层次性就谈不上针对性。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要坚持层次性与主动性结合的原则。

二是一元主导与多元结合相融合。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存在差异,需要一种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文化发展方向,协调文化和谐发展,成为汇聚人心的力量。多元文化背景下塑造青少年价值观,应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关注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坚持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基本原则,这正是坚持一元主导性。实际上,一元性创建是在多元性的前提下,如果不存在多元,也就自然不存在一元。所以,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强调一元主导、坚持多元。在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全面利用多元文化所提供的科学条件,汲取不同文化精髓,帮助青少年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是多元与主导的辩证统一,要坚持一元主导、统领多元,还要运用多元去丰富一元的内容,拓宽教育手段,实现一元主导的功能。

全方位创新思政工作

首先,确立“人本”教育理念。思政工作强调“以人为本”,不断发挥人的主体效能,培养其自我锻炼、塑造、教育及选择的能动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要一切从青少年的需要出发,将其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核心,围绕人的发展及价值的实现来开展。这既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遮挡了主流意识形态,也大大削弱了主体的话语权威,导致传统的“线性”价值观塑造模式效果不佳。要科学开展好价值观教育,需要全面正视价值观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从青少年需要出发,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目的,全面发挥自我教育效能,提高青少年自觉与错误价值观抗争的能力,内化价值观。

其次,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面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要帮助青少年正确审视与认识世界,全面培养并增强其道德选择力与判断力。在面对多元文化时,通过个体的体验作出科学的抉择,并提高抵御外部消极思想的“免疫力”。在对待西方文化上,既要认真分析、研判其“分化”的阴谋,静观其变,又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审视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与糟粕,对多元文化加以科学地选择与利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思政工作。

最后,思政工作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每一时代都有其对应的精神,其全面展示了时代发展的内容及特点,为时代注入了动力之源。青少年价值观工作要全面展示时代精神,需要伴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理念与思想。特别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发展,势必会出现利益关系多元化。表现在意识范畴就是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及冲突,进而为多元价值观共存、价值多元化形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对青少年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让青少年建构和时代发展一致的价值理念。

激发社会、学校与家庭等主体的合力

首先,建立校外价值观塑造实践基地。青少年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接受并认同社会规范,才能内化成个体的品性,进而自觉去实践道德行为。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以及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还要利用假期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亲身去了解国家、社会中发生的变化,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采用“三下乡”等实践教学活动,让青少年走进社会,逐渐形成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其次,创设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学校要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网络。学校是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将产生直接影响。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文化品位,让青少年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学校在开展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时,要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文化。开展多元丰富的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等,将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认同,进而引导其自觉践行。

最后,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效能。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中的效能,一方面密切学校、家长及子女间的联系,指导家长不断关注子女教育,掌握其思想动态,多与子女交流价值观方面的实际问题。青少年也要主动向教师、家长反映其思想动态,家长在了解青少年思想情况后,要解决好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难题,帮助其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创建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子女与家长的和谐关系,让子女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提高育人的效果。另外,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要注重走入生活。家长是子女价值观选择的科学引导者,对子女要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平常注意自身的言行,让子女从其情感中认知对错。同时,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给子女传授传统故事,从故事中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其充满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还要注重在生活中对子女进行正面引导,在对待学习等方面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价值观塑造融入到生活中。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本文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课题“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之积极功能研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课题编号:15JDSZ2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振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②崔振成:《拯救孱弱的灵魂——我国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危机与救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1期。

责编/杨鹏峰 贾娜(见习)  美编/王梦雅(见习)  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价值观   青少年   座右铭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