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高校教育、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意识、学生个体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和关注。政府与高校应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解决办法来增进大学生就业率,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社会生产力、资源配置、高校教育、个人价值等多方面要素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是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因高校扩招而出现的大学生数量多、职业岗位少,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高校的专业教育。大学生就业难,也反映出了社会生产力、资源配置、高校教育、个人价值等多方面要素之间的矛盾性。
首先是社会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衔接不到位带来的就业错位。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与社会企业互相连结的纽带,高校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培养,保证优秀人才的输出,而人才则借助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并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个动态化的过程诠释了人才自身知识体系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和转化,同时也揭示了高校教育与社会企业的互通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而导致的人才供需紧张、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大学生资源稀缺或过剩、社会人才市场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社会变革需求而造成的就业指导机制不够成熟等。总之,社会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之间衔接不到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正在慢慢减弱。日益开放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就业的公平性,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念正在逐步淡化。当下,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决定企业地位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而言,挖掘社会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十分关键,故而他们更加倾向于招聘有相关从业经验或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这是刚刚走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优势。
再次,高校课程教学及就业服务指导缺位。高校现有的专业教育与社会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过于大众化的高校教育导致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大学生的技能素质依然有待提升。此外,由于专业课堂教育的时效性不足,课程设计及内容安排无法与当前社会行业的发展态势相结合,加上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最后,大学生对个人职位认知及价值判断能力不足。不少大学生自我认知及价值判断不足,缺乏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加上一些大学生专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思想视野不宽,导致所学专业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不够,降低了就业的适应度。此外,功利化是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通病。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只是看到眼前的收入福利,而忽视了对自身职业的长远考虑。
高校应整合资源,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想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就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政府社会与高校的统筹规划、学生内在价值与外在服务体系的有效统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共同发力,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网络系统,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率和就业率的提升。
整合资源,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及社会发展进程的快慢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解决这个复杂问题,就要先从理论层面制定出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标准,并从心理学发展、职业决策理论、人格类型、社会资源配置等多重要素出发,对就业指导理论体系进行建构,摸索出适合于我国国情发展、学生个人职业诉求、社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计划。高校应当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多方面要素来制定完善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把握时代社会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尤其要对新兴产业进行多方位了解,从而找到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衔接口,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在人才的培养上,高校要因材施教,针对学术型学生和职业化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特别是要通过特色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他们独立人格的养成,培养大学生的思辨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高校还应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设立专门化的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结合企业发展来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到企业参与实践。此外,高校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高校应培育大学生形成完善、全面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实现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特质的强化和提升,更要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促进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就业需要个人、学校、政府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
2016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合作。
强化个人职业价值认知,完善知识结构。大学生是就业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其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价值观念、心理态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未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对职业进行重新审视——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深入社会实践,自觉对技能、性格、经验、角色进行自我调适。此外,还要结合平时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对自身的特质进行有效分析,填补知识结构的空缺,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学校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为大学生就业打造完善的网络化服务支撑。政府应积极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的制度性障碍,尤其要打破地域、行业、企业垄断,使优秀人才各司其职,促进人才与就业市场的充分结合。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就业扶贫机制,给予就业大学生一定的经济帮扶。从社会角度来说,政府应该对社会资源和媒介渠道进行整体把控,借助新媒体手段打造完善的就业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就业信息整合、就业信息辨别、就业信息发布“一站式”服务,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职位选择和企业人才招聘的交互效率。对于高校来说,应该积极构建高校就业系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在校大学生及时播报相关就业讯息,并为其提供准确化的就业建议,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模拟面试、求职讲座等就业指导活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①李克强:《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14期。
②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③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