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传统文化怎样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核心提示: 文化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更好地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有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自信,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创新价值。文化的发展既包括对“新”文化的吸收和接纳,又包括对“旧”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结合当下产生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发展。

推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效对接与内在融合,实现古代话语向当代话语的有效转化

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融合,首先要明确现代文化发展的大前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对接。其次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要重视载体机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作用。创新需要平台,而载体的建构是基础。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创新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导者,人民群众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主体,只有两者相互结合,在正确方针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实践,才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路径。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融合十分有必要。当今社会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种观点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主要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发展工作的重心就是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有甚者片面地认为,中国强调的“文化强国”战略就是专注于发展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就在于将其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古代话语向当代话语的有效转化,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创新结合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冲突,正如汤一介教授所认为的,“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类文化正在进入新的轴心时代,中华民族要发展,就必须回顾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本开新”。“本”,即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而“新”,即融合吸收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在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古代话语向当代话语的有效转化。不论是林毓生教授所提出的“转化创造”,还是李泽厚教授提出的“创造转化”,都说明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应该在内容上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进而得到创新与融合。

在古代话语中,“和”代表了儒家所倡导的一种精神境界,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治国理政,都要用“和”这个标准来衡量。在社会发展中,“和”完成了由古代话语体系向当代话语体系的转化,与当代文化进行了有效地融合,转而向着统一、和谐的境界发展。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正在汲取其中的有益成果,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加强传统文化创新的载体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和具体的操作形式,载体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对新形势下能否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

构建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载体机制。载体机制的建设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载体的地位表现为:载体是用以展现和表达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过程的具体形式,是把传统文化的各种要素合为一体的重要环节。构建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载体机制,首先要拓展民间传统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其次,改善社会环境,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创新,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成立传统文化创新社团,通过搭建公众网络平台,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传统文化创新社团还可以结合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介为平台,把传统文化做成网页或视频,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阐释,让人们在阅读和观赏中受到熏陶。

构建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工作机制。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完成的重要任务。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统筹协作,文化领域内的各个组织要发挥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与社会力量一起贯彻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发展目标任务,共同建立健全此项任务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构建文化发展创新的工作机制,就要创新文化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深化对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民间基层组织的不同分工和职能。其次,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予以切实的法律保障。最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不能忽略经济对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文化创新的工作机制是实施文化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当前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根本路径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创新工作。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群众的兴趣,使之自主、自愿、自发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活动形式上。应积极组织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建设活动中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其次,要重视培育基层文化队伍,特别是要重视有特殊文化技艺的人才,应对其进行培育和扶持,促进其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最后,各级党员干部应善于总结基层文化创新的经验,推广基层的优秀成果,鼓励群众提出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建议,引领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为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深刻了解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还要在实践层面上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寻找出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有利于维护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链研究”(项目编号:14AKS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温祖俊]
标签: 传统文化   生命力